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领导人更迭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领导人更迭
一、组织机构设置
按着党章的要求,通过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级党的领导机构。全场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新的中共曙光农场委员会和农场纪委检查委员会;基层党员大会三年召开一次,选举新的基层党支部。
1987年至2000年,农场共召开了三次党代会,即1987年 5月召开的第十三次党代会、1991年9月召开的第十四次党代会,1997年4月召开的第十五次党代会。
农场党委由书记、副书记、委员组成。1987~2000年期间,农场党委共历 3届。党委工作机构设有办公室(与行政办公室合署)、组织部、宣传部,各部(办)设部长 (主任)1人,副部长(副主任)若干人。农场还设有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由书记和委员组成,下设办公室。
农场党委组成人员以及农场行政领导、农场机关各部门领导人员名单见 以下各表。
农场党委领导人更迭表
(1983~2000年)
表5—1
续表5—1
农场行政领导人更迭表
(1983~2000年)
表5—2
农场政工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更迭表
(1983~2000年)
表5—3
续表5—3
群团组织领导及工作人员更迭表
(1983~2000年)
表5—4
续表5—4
机关行政部门领导人及工作人员更迭表
(1986~2000年)
表5—5
续表5—5
续表5—5
续表5—5
续表5—5
续表5—5
续表5—5
文教卫生机构领导人及工作人员更迭表
(1986~2000年)
表5—6
续表5—6
续表5—6
政法机构领导人及工作人员更迭表
(1986~2000年)
表5—7
续表5—7
驻场机构领导人及工作人员更迭表
(1984~2000年)
表5—8
续表5—8
二、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2000年末,全场有党员878人,其中,男769人,女109人;干部党员253人, 工人党员62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62人 ,高中(含中专)以下文化程度党员716人;45岁以下党员529人,46岁以上党员349人。农场党员之下2个基层党委 (机关党委、兴隆水泥厂党委)、4个党总支(昕鑫水泥厂、煤矿、老干部、非国有经济办党总支),65个党支部(各生产队、文教卫生、工商粮贸等基层党支部)。
1986~2000年期间,农场党委十分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986年,农场曾被总局党委总局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党组织基本情况统计表
(1993~2000年)
表5—9 单位:个 人
注:1992年以前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