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老干部作用
第三节 老干部作用
第三节 老干部作用
农场党委非常重视老干部的知识、技能和丰富的革命建设实践经验,积极发挥老干部的专长和作用。1989年开始,农场党委先后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干部智囊团”、“廉政监督小组”和“社会工作组”等组织,其中老干部廉政监督小组,组长为袁玉斌,组员为栾玉富等 5人,农场党委对每位成员颁发了聘书。1996年,廉政监督小组对全场干部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成向农场领导进行了汇报,得到了领导和群众高度评价,并为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起到了警钟长鸣的促进作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更是能充分发挥了老干部作用的组织形成。离休干部张新榜、邹本柱、佟国安定期到曙光中、小学讲革命史和建场史,成为校外政治辅导员。离休干部坚持经常深入到失足青年家庭或拘留所中,做失足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老干部李耀长先后在红兴隆管局和农垦总局关工委会议上介绍帮助失足青年尽快转化、重新做人的经验,并先后被管局和总局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1991年以后,离休干部党总支重视培养青年党员工作。截止2000年,共发展 5名青年党员,其中李晓航担任了党委组织部部长,周广萍、张业武均为科级干部,都成为农场的骨干力量。
1985年,农场开始发展庭院经济,老干部起到了带头作用,当年离休干部程殿科率先开始饲养蛋鸡,逐渐发展到500只,至1998年,年均创收入3 000余元。他还积极向下岗分流职工传授养鸡经验,对下岗职工再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为此,程殿科获得管局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并多次受到农场的表彰。离休干部、原农场党委书记张子瑜,利用房前屋后种植了葡萄、枸杞子、百合等,其中枸杞子经采摘加工成干品10多斤。除增加了收入,还增添了晚年生活乐趣。同时在他的影响下,左邻右舍也种植了葡萄、枸杞子等,为农场庭院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老干部智囊团成立以后,发挥了老干部的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农场每年在麦收前、秋收前的农业关键时刻,都邀请老干部深入田间,了解生产情况,提意见、建议,出谋划策。农场对重大的决策问题,如:发展奶牛、制定五年规划、重点科研项目立项等,都邀请老干部参加论证会。1990年,农场召开了“曙光农场‘八五规划’论证会”,有 6名老干部参加,占参加论证会总人数 (48人)的12.5%。在会上,老干部都能积极建言献策。1996年,农场召开了“玉米大面积高产综合研究及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离休干部张新榜作为专家咨询组成员,对项目的实施起到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