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职工代表大会

第一节 职工代表大会



                第一节 职工代表大会
  农场于1953年 7月开始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作用,兵团时期停止,兵团撤销后恢复。进入80年代后职代会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每年召开一次,定期换届。1980年至1987年,农场先后召开了第十四届(1980年2月6~9日)、十五届(1982年 2月12日~14日)、十六届(1984年2月12日~14日)、十七届(1987年1月4日~5日)职工代表大会。
  1987年1月4~5日,曙光农场第十七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88年 4月24日,曙光农场第十七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胜利召开,会上首先听取了红兴隆管理局局长王炳坤的讲话,红管局组织部王明海代表总局、管局党委宣布任命李敢峰为曙光农场场长的决定。与会人员审议了场长李敢峰作的农场工作报告;通过了《场长工作条例细则》、《关于职工上学进修、代培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曙光农场劳动人事制度》、《职工代表大会细则》等。会期两天,于4月25日闭幕。
  1989年 3月21日,召开了曙光农场第十七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期两天。大会议题是,审议农场工作报告、提案审查报告;审议了乳品厂建设议案论证等。
  同年 7月17日,农场召开了第十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听取工会工作报告和工会财务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孙士军为工会主席、许军为副主席,董玉芳、韩浩然、刘立河为常务委员。
  1990年1月5日,召开了曙光农场第十七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会期两天。
  1991年 1月10日,召开了曙光农场第十八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参加大会职工代表共计143人,其中工人62人、干部53人、科技人员 28人,代表中妇女24人。大会中心议题是:审议通过农场工作报告、提案审查报告;审议通过农场1991年农业改革方案和1991年农场财务计划等。
  1992年1月24日和1993年1月12日,分别召开了农场第十八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第三次会议。
  1994年1月19日,召开了曙光农场第十九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与会代表共计151人,其中工人73人、干部55人、科技人员代表23人,代表中妇女30人。大会议题是:审议了场长于生所作农场工作报告、农场提案审查报告,审议通过了农场医疗改革方案;通过了《加快发展庭院经济有关规定》和农场1994年深化改革方案。会上农场党政领导干部作了述职,职工代表对领导干部进行了民主评议。
  1995年2月23日,召开了曙光农场十九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1996年 2月10日,召开了曙光农场第二十届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参加会议代表149人,其中工人85人、干部38人、科技人员26人,代表中妇女 31人。会上职工代表审议了场长杜增杰作的农场工作报告:《解放思想、理请思路、依靠科技、强化管理,为振兴曙光农场经济开创新局面而奋斗》。审议了提案报告、《1996年深化改革方案》。代表民主评议了农场领导干部。会议听取了袁绍民所作工会工作报告和周长军所作工会财务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十三届工会委员会,工会主席袁少绍民、副主席付兴龙,常务委员为周长军、郝俊华、黄震。
  1997年1月7日至9日和1998年1月7日至9日,先后召开了曙光农场第二十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三次会议。
  1999年1月7日,召开了曙光农场第二十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大会审议了场长王秀君作的农场工作报告、康玉良作的提案审查报告,审议了李彦成作的财务工作报告和李维新作的关于农场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工作思路的报告。
  2000年1月 19日,召开了曙光农场第二十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这次大会来自各条战线的职工代表工人、先进工作者、科技人员、教师、个体户、妇女等,共计 141人。大会议题是:听取并审议农场工作报告、提案审查报告、2000年深化改革方案、粮食管理方案、2000年扶贫帮困工作方案、发展畜牧业实施方案、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及四大作物成本逆控实施方案、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细则。听取了领导干部述职报告,职工代表民主评议了领导干部。场长与工会主席签订了集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