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医疗

第二节 医疗



                 第二节 医  疗
  一、医疗队伍
  1986年末统计,曙光农场医疗卫生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64人,其中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17人,行政管理人员5人,工勤人员42人。1988年,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共15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6人,医师31人,医士78人,无职称人员 27人。1989年,为确保初级卫生保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当年录用19名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各基层卫生所工作。1995年,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卫生工作的指示精神,千人口以下基层单位缩减卫生人员,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当年基层单位减少5名卫生技术人员。1998年,根据曙场发[1998]1号文件精神,加大了医疗卫生系统体制改革力度,定床位、定岗位、定编、定员,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大幅度缩减,由1997年的140人减少到1998年的107人,有33人下岗分流。截止2000年,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共有95人(包括职工医院56人,卫生科、防疫站、计生办共8人,基层卫生院所 31人)。按职称分,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9人,医师55人,医士16人,无职称人员4人。
  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为了提高医疗专业技术水平,1986年至1989年,农场先后选送25名医疗卫生人员全脱产到医学院校学习。1990年到1997年先后有 9人半脱产(函授)参加学习,均获得大专以上医学院校毕(结)业证书。1986年至1998年,有 20人先后到市级大医院的放射科、骨外科、妇产科、B超诊断、循环系消化系综合内科、麻醉科、普外科、口腔科等10个临床科目进修学习,提高了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农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结构表
                 (1986~2000年)
  表6—22                               单位:人



  三、医疗设备
  1986年,曙光农场职工医院主要医疗设备有:200毫安X光机、显微镜、九孔无影灯 (手术灯)、分析天平、心电机、电子离心机、卧式高压灭菌器、 电动吸引器、生化分析仪、电冰箱,烘干箱等各1台,万能手术床1张。
  卫生防疫站主要设备有: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各 1台,SW—CT—18标准型净化工作台 1台套,电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温箱、手提式高压灭菌器、脚踏式负压吸引器、分析天平、婴儿体重称、显微镜、对数视力表、721分光光度计等各1台。由于设备更新速度缓慢,先进性与同级别医院(站)相比有一定差距,急需更新换代。
  设备更新:1987年,购进日本产QCMPWS显微镜1台。1988年,购置了CC—2B—30CO2激光机1台。1991年为提高诊断准确率,农场投资10万元,职工集资10万元,共计20万元,更新了500毫安X光机和新型B超机各1台。1996年,购进血流变机1台,为心脑血管患者的准确诊断提供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疗条件。
  四、医疗技术
  (一)西 医
  1.内科。能常规开展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等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如:肺、肾、肝、消化系统等急、慢性病的诊治。1984年以后,对部分较疑难病症能就地治疗,尤其对“流行性出血热病”的抢救治疗,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截止2000年底,共抢救治疗32例“出血热”患者,除1例死亡(因从外地转来时已延误抢救时机)外,31例痊愈,治愈率达96.9%。成功地抢救呼吸、循环、肝、肾功能衰竭,各种休克,脑血管意外,各种急性中毒等危重病人300余例。
  2.外科。能进行常见病的手术,如: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甲状腺摘除术、良性肿瘤摘除术,肠梗阻、肠套叠手术等。进行较疑难的手术需外请专家、教授进行指导,如:脏器切除及修补(胃肠、肝、脾、胆囊等)手术都很成功。
  3.骨科。能开展骨折复位、四肢骨折内、外固定等。还可以进行I—II烧烫伤的治疗。
  4.妇产科。能开展妇科产和计生节育手术,人工流产,置、取节育环,能独立开展卵巢囊肿切除术、子宫次切除术、剖腹产等。对疑难大手术(如子宫全切),在外请专家指导下行术,也取得了成功。
  5.五官科。除能独立开展五官科常见病的治疗及小手术外,能独立完成鼻窦手术、扁桃体摘除术等。
  (二)中 医
  经过中医传统的辨证施治及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常见病多发病,如风湿病、急慢性肝炎、肾炎、中风后遗症、肝硬化及腹水等诊治都取得较好的疗效。1990年,中医科医务人员在医治常见病的同时,对疑难病症也进行了探索。根据寻麻疹的发病原因和治疗原则,经过精心研究配方,科学调治,获得显著疗效。1993年,中医科对老年人多发便泌病症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治疗中采取培元固本的方法调节脏腑功能,治疗老年人习惯性便泌有明显疗效。截止2000年,中医科治疗病毒肝炎54例、小儿间质性肺炎108例、崩漏 36例、慢性咽炎162例等、治愈寻麻疹和老年人习惯性便泌分别为200例和156例。
  1992年,中医祖红岩撰写的《运用中药之煎洗妙治寻麻疹》论文,获华夏中医研究者联合会“振兴杯”医药优秀论文一等奖,并被编入《当代奇方妙术》一书中。
  1998年,主任中医师祖红岩撰写的《老年人习惯性便泌的探讨与治疗》一文,荣获第四届传统医学会“优秀成果”奖。
  (三)中西医结合
  80年代初期,曙光农场职工医院中、西医结合防治肺内结核病获得良好的效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奖励。1986年以后,对脑血栓(中医称中风)西药用扩冠、溶栓、降血脂等药物达到扩张血管、增加血溶量、降低血脂等效果;中药用通络、活血化淤、降低血脂、解惊开窍等药物达到溶栓、止痛等疗效显著。特别从1996年购进血流变机以后,对血循环系统的血液成份提供了准确数据。截止200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 6例,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8例,心绞痛6例,均获很好效果。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3例,坐骨神经痛12例,腰间盘突出15例等,均取得明显疗效。
  (四)中医针灸
  针灸是祖国医学遗产,对治疗中风后遗症(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恢复期有较好的疗效。1986年至1990年,先后针刺治疗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35例,好转率达 85%。1991年至2000年,针灸治疗中风病患者48例(包括周边村屯),好转率达 88%。针刺治疗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和肌肉紧张性头痛等病症分别为18例、16例、26例和30例,都获很好疗效。针刺治疗腰肌劳损23例,治愈率95%。治疗儿童(5岁至10岁)遗尿症3例,治愈率100%。
  2000年,中医曹成虎撰写的《针刺治疗肾结石性肾绞痛38例》论文发表于黑龙江《医学科学》杂志2000年第25卷第1期上。
  (五)辅助科室
  曙光农场职工医院设有放射科、检验科、心电理疗科、B超科等辅助科室。 有专业技术人员8人,均能从事常规的诊断,并不断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据统计,1986年~2000年住院病人累计10 420人次,其中治愈6 660人次,好转3 352人次,未治愈216人次,治疗无效死亡39人。平均治愈率64%,好转率32%,治愈、好转率合计为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