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史志
第五节 史志
第五节 史 志
一、场史编纂
《曙光农场史(1948~1987)》的编写工作始于1983年 5月。根据总局党委农总党[1982]11号文件及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场史工作会议精神,为真实地记录曙光农场从创建到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光辉历程,为加强编史工作的领导,农场党委决定成立场史编审委员会,主任由党委书记邵会海担任;副主任为杨清福、孟庆河、邹本柱;委员由各科科长担任,共23名。各专业史的编写都分解到各科室,由科长主管并派专人编写,全场参与编写人员共12人,为场史的编写提供资料15人。在编写过程中,场史办的同志在场内外访问老领导、老干部、老工人等200余人次。查阅档案室1948~1987年全部档案资料 1 200卷次,其中有的反复查阅进行摘抄,并去省、县、总局、管局等档案馆(室)查阅资料。省外采用信函访问调查,收集场史资料。在整个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了场内外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广大编史人员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勤奋工作,默默无闻地经历了 5个春秋,终于完成了《曙光农场史》的编纂任务。全书共35万字,详尽记载了曙光农场的基本情况,创建、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就、主要经验、先进人物事迹及值得鉴戒的问题和教训。体现了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存史、资治、教化”作用价值和服务功能。首届修志结束后,由于机关机构改革,场史办的老同志相继离退休,年青的同志调转工作,场史办被撤销。
二、场志续修
农场根据红垦局办发[1999]17号文件《关于印发红兴隆分局修志工作规划的通知》和红垦局发[1999]3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落实修志工作规划》的部署,1999年 8月,农场印发了场办发[1999]23号文件,决定成立史志工作领导小组,顾问田雷、王秀君,组长康玉良,副组长翟建军,成员孙浩、庞莉、李建军、李萍。下设史志办公室,隶属农场办公室,主任翟建军,科员李红。史志办主要负责续修场志的日常工作和志书的篇目设计、志稿总撰、修改定稿等工作。2000年1月,农场任命杨彦军为史志办副主任。当年7月,调整机构,民政局长杨振国任续志主编,兼史志办主任,工作人员1人,仍隶属办公室,常务副场长李彦成主管此项工作。
1999年9月,红兴隆分局印发了红垦局办发 [1999]31号文件《关于落实督办检查通知》和史志工作“一纳入、五到位”情况通报。农场根据文件精神,把史志工作纳入财政计划和党政工作日程,核实了史志办日常业务经费,专款专用,调整了办公室,配备微机,购置办公用品和工具书,农场史志工作就此起步。当年11月,农场印发了场办发[1999]31号文件《关于做好编写场志资料长篇工作的通知》,要求续志要做到资料丰富、内容详实、事例典型、述而不论、体例完备,并且做到文风端正、语言精炼、行文规范。文件下发后,史志办对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做了详细地了解,并着手编写《曙光农场志》篇目初稿,上报分局史志办和农场领导,同时下发至各部门及基层单位,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经分局史志办和农场审核后批准,报总局史志办后批复:“总体框架较好,可以此编纂”。2000年10月,《曙光农场志》篇目定稿。当年,史志办编写人员先后参加了总局举办的续志学习班,省志办、总局史志办专家授课,学习了《梁滨久方志文集》,兄弟单位方志精品,到分局和友谊农场学习续志写作方法。经过多渠道学习,提高了史志编纂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力求各部门撰写志稿时体例规范,少走弯路,史志办印发了《方志编写行文通则》和《修志九题》(包括志书性质、特点、写作要求等),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为各部门提供撰写提纲,推荐应学习的文件和应查找的资料等,搞好跟踪服务。2001年 2月,农场为又好又快地完成续志任务,返聘了两名机关退休人员。主管领导和全体编写人员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1986年至2000年历届职代会场长工作报告和党代会文件,历年改革方案,和各行业政策性文件等 100余份,抄录查阅了《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01)》,其中有经济体制改革和其它配套改革的有关文件,国家历年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等有关内容。查阅农场 1986年至2000年期间的1 000余卷档案资料,并摘录、整理、归类,调查走访,电话信函专访近百人次,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并解开了各个疑点和补充遗漏。
编纂人员在完成志稿的同时,完成15年《大事记》征求意见稿,共25 000字,承担志书的《概述》、《地理位置》、《人物篇》、《附录》等部分的调查内容、收集数据、最终定稿。
三、年鉴编辑
2000年 9月,分局史志办编辑《红兴隆年鉴》,向农场史志办征稿。农场完成《曙光概况(1999、2000)》、 《曙光历史之最》、《先进人物表》、 《大事记(1999、2000)》等专题共13 000余字,及时报送了分局史志办。同年,佳木斯市委党史研究室承编一部《三江名人大典》,农场是参编单位,按要求编写张子瑜简介,后入选《三江名人大典》。
史志办有2位编辑,被总局史志办评为2000~2001年度总局史志工作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