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福
第八编 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略
杨清福
杨清福(1939.10~1988.5),黑龙江省五常市人,1939年10月出生,1961年7月参加工作,1966年 4月入党。农机专业毕业,中专文化。历任农机技术员、农机总调度、红管局农机处参谋、农机处副处长等职。1983年 1月,调任曙光农场场长。在任农场场长期间,他曾多次被评为农场和管局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1987年7月,患脑组织瘤病,因医治无效于1988年5月16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49岁。
杨清福艰苦朴素,好学上进,勇于开拓,大胆革新,富有超前意识。在曙光农场任职期间,坚持改革,大胆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依据党的方针政策,根据农场实际情况,制定农场切实可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1984年率先试办了家庭农场15个,其中当年获5 000元以上盈利的家庭农场有 8个。到1985年,全场兴办了1 103个各类型的家庭农场,为红管局兴办家庭农场提供了经验。同时,在他的主持和领导下,工商企业全部实行放开经营。1983年以来,农场新建饮料厂、编织袋厂、制鞋厂、饲料加工厂、养鸡场等多种类型场办企业,为工农业结构调整并趋向合理起了重要作用。
1985年,农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 10万亩以上,粮豆减产7 443吨,损失价值348.6万元。 场长杨清福,在困难面前不气馁,他号召全场干部职工开展增收节支,抗灾自救,采取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措施,在大灾之年,农场仍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年终经营利润达135.9万元。为了保证一年受灾一年恢复,在全场掀起了筹措资金活动,他带头集资 340元。在他的带动下,仅两个月时间,全场就集资60多万元,为1986年生产打下了基础。
他善于团结同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实行党、政、工、青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同唱一台戏。在他的领导下,1984年曙光农场被评为黑龙江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农场工会被评为黑龙江省农场总局模范工会,并被授予“职工之家”称号。
杨清福大力推行目标管理,以签订经济责任状的形式,对各单位进行经济考核,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劳动效率逐年递增。198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 235元,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为5 086元。“六五”期间,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递增 8.7%,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递增1.6%。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农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杨清福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乃至宝贵的生命献给了曙光农场。他那种与人为善的高尚风格和辛勤工作的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大胆改革的胆识,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深深地留在了曙光人的心中,被群众誉为“信得过的好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