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总局级以上劳模
第二节 总局级以上劳模
第二节 总局级以上劳模
吕 其 胜
吕其胜,辽宁省长海县人,1944年 5月出生,大学本科文化,中共党员。1961年参加工作,任农场机关工人、电工。1982年 1月任电管站站长。1987年任农场党委组织部部长。1988年任农场党的纪委书记,1993年任农场工业副场长,1994年调任水泥厂党委书记。1984年被评为管局劳动模范,1982年、1983年被评为红管局优秀党员,1986年被评为佳木斯市优秀共产党员。1987年被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吕其胜同志任电管站站长期间,不以权谋私,该站从未出现过任何违法乱纪现象,没出现过不安全的苗头。敢于同违规行为做斗争,在电管站工作期间,他既是站长又是党支部书记,还是电力科长,身兼数职,但从未出现过问题。他所领导的电管站多次被评为农场先进文明单位和东北农电系统先进单位,经济效益可观,超额完成农场下达的经济指标。
杜 桂 珍
杜桂珍,女,黑龙江省人,1947年 5月出生,中共党员,中专文化,1963年参加工作。历任农工,十一队、一队、农场子弟小学教师。1984年获管局少先队优秀辅导员称号,1985年被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评为优秀教师,被农场评为劳动模范、科技标兵,1986年获红兴隆管理局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称号,被农场评为劳动模范、科技标兵,1987年被省农场总局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杜桂珍同志1964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对工作认真负责,热心教育事业,不怕吃苦,热爱学生,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1984年仅一个学期的时间,就把一个纪律较差,多次更换班主任的落后班级带成先进班,期末统考取得全场第一名的好成绩,全班以全部合格的好成绩升入中学。1985年又接管一个六年一班,该班在少先队、班级管理等工作中取得名列全场前茅的好成绩。1986年在红兴隆管理局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了《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书育人》的经验介绍,同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她同年撰写的《数学概念教学》的论文获得总局二等论文奖。1987年与青年教师郑月清一起辅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20名参赛学生中有10名获奖,取得红兴隆管局第一名。
邢 玉 祥
邢玉祥,吉林省榆树县人,1960年 8月出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曙光农场兴隆水泥厂驾驶员、驾驶班班长。
他从事驾驶员工作11年当中,安全行车312 300公里,为曙光水泥厂创利 81 000余元,仅1985、1986两年为水泥厂创利润28 445.8元,节约油料 4 512公斤。由于单位没有车库,他提出了驾驶班分昼夜两班不停运输的建议,按照他的提议,既解决了运力不足,又提高了效益。他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柴油机车的性能和故障处理,从而提高了行车效率。1986~198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曙光农场劳动模范,1987年被桦南县交通科授予“文明司机”光荣称号。1987年被省农场总局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张 鹤 鸣
张鹤鸣,安徽省卢江县人,1938年5月出生,中专文化,中共党员,1955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农场十三队机务工人,水泥厂水泥车间维修工、采石车间机务工、车间副主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95年退休。
他任采石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期间,为了带好车间里的青年职工,他把家搬到工地附近,深入车间与青年们打成一片,帮助青年们解决了很多实际生活困难。为了能让青年们安心工作,他每天晚上到青年宿舍与青年工人们一起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为了工人的安全,坚持每天晚间查铺,发现有未归宿的,设法找回,杜绝了各种违法行为的出现。每天早晨不等别人起床,他已经打扫完厕所、办公室、院子卫生。为降低管理费开支,精简管理人员,他身兼多职,除担任车间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以外,还代理保管工作。对旧工具采取能用则用,能修则修的办法,为水泥厂节约了资金。为保证采石车间全体工人的安全,车间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操作规则,并认真抓好落实工作。因此,采石车间连续三年被评为农场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在他的领导下,车间连续三年为水泥厂创利33万元。1983年、1985年被评为农场先进工作者,1984年被评为管局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评为农场劳动模范。1987年被省农场总局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姜 金 禄
姜金禄,辽宁省庄河县人,1946年出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59年参加工作。历任农场四队、八队工人,八队、十队机务队长。1983年任三队党支部书记,1984年12月任十五队党支部书记。
他任党支部书记期间,注重加强党的建设,积极培养和发展新党员,他以身作则,严以律已,处处走在别人前头。1985年在抗洪抢险中,他连续36个小时奋战在危险地段,保住了家庭农场的大田。1986年在社会上刮起“家庭农场要撤销”的风时,他坚持改革不动摇,并挨家挨户做工作,宣传党的政策,稳定了人心。几年来,这个队的家庭农场连年盈利,1987年46户家庭农场上交利润 9万余元。在“普法”教育中,他亲自订计划、讲课,全队无一人落课,管局在这个队抽查中,以人均86分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农场公安分局称这个队是“无犯罪、无离婚案、无上访告状”的“三无”单位。他做思想政治工作多从办实事入手,把思想工作做到职工家中。他于1984年获农场先进工作者称号,1986年获管局工会积极分子、农场劳模称号,1987年获农场劳模、文明建设模范工作者称号,1987年获管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7年被省农场总局评为劳动模范。
王 文 生
王文生,吉林省榆树县人,1950年出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67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农场五队担任农工。
1984年以来,他积极走勤劳致富之路,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己富了不忘国家集体,积极上交产品和各种利费税。1988年他承包土地1 800亩,种小麦990亩,交售粮16 200公斤,合同以外超交粮15 000公斤;他种的大豆总产达84 000公斤,合同以外超交16 000公斤,没有高价出售一粒粮。在他的带动下,许多人把自己超产的粮食全部交给农场,他被誉为“交粮大王”。1989年他承包的土地,尽管受到不同程度的暴雨袭击,但是他不向集体伸手,而且主动组织全家去抗灾自救,使损失巨大的大田又恢复了生机。除自家勤劳致富外,他还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家庭除草耕作。1985年、1987年被评为农场先进生产者,1988年被评为农场劳动模范。1989年被省农场总局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张 洪 海
张洪海,黑龙江省通辽县人,1948年出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农场农工、公安干警、煤矿矿长等职。
他在1990年至1993年担任煤矿矿长期间,工作具有开拓精神,大胆进行改革,实行科学管理,重视安全生产,使连年亏损的煤矿转化为盈利企业,年盈利达到140~250万元,受到红兴隆管局的好评,列为垦区煤炭企业行列之首。1991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徐 明 志
徐明志,辽宁省凌原市人,1957年12月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6年 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0年复员到农场第三生产队工作,历任工人、队长,1994年任五队队长。
他接任五队队长时,该队正面临各种困难,存在许多不安定因素。他担任队长后给自己约法三章,坚持以身作则,不收礼,不大吃大喝,得到了职工的信任。在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早晨他第一个起床跑地号,把每天的工作安排得非常有条理,工人下地割地,他和工人一样带头割,让农业副队长检查质量。由于队长的带头作用,生产队各项工作都走在农场前列。他十分关注职工最关心敏感的问题,注意发扬民主,并在物资、产品、现金管理上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手续。因此,当年生产队减少了各种浪费,降低了成本。1995年油料耗费比1994年降低了1/3。五队两年改变了落后面貌。在受旱灾、霜灾的1995年生产队总产值达363.5万元,粮豆总产达3 530吨,实现利润60多万元,上交农场24.5万元,超额完成任务 36.7万元。在他的带领下,五队是农场第一个完成上交粮和利税的单位,1995年被评为农场先进生产队。他则于1989年、1990年、1994年获农场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获农场劳模。1992年、1995年被省农场总局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刘 臣
刘臣,黑龙江省桦南县人,1957年 8月出生,高中文化,1986年入党。1975年应征入伍,1980年复员分配到农场修造厂任工人,1983年调任饮料厂副厂长,1986年调任砖瓦厂副厂长,1989年调任防水材料厂厂长,1993年调入湖南省益阳市商业局。
1987年被评为农场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农场先进科技工作者、农场优秀共产党员。1989年由于拒水粉的推广应用,刘臣获省农场总局科技三等奖。1990年荣获省农场总局科技兴场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获红管局“拒水粉生产工艺”科技成果奖,当年获农场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获红管局先进个人、农场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青年标兵称号和农场总局自学成材奖。1992年获农场双优工作者、先进科技工作者、红管局科技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建委科技成果三等奖。1992年被省农场总局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郝 玉 生
郝玉生,吉林省东风县人,1960年出生,初中文化,1976年 7月参加工作。历任曙光水泥厂立窑车间维修工、制成车间维修班长、烧成车间维修班长。
他参加工作以后,一贯工作不怕苦不怕累,肯于钻研技术,大胆革新。1992年 6月磨机球面瓦烧坏,他不分昼夜抢修,以科学的方法,提前36小时完成抢修任务,为水泥厂创造27 000多元经济效益。1993年6月改装水泥磨尾86米绞刀和磨上37米绞刀节瓦,为水泥厂节约费用20 000多元。1993年 4月他研究解决了包装机卡袋和纸袋破碎率多的问题,每年为水泥厂创造经济效益35 000余元。1979年被评为水泥厂先进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农场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农场劳模,1992年被省农场总局授予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