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范人物
(二)模范人物
彭 清 华
彭清华,湖南省吉首市人,1963年7月生,1983年参加工作,2001年9月入党,中专文化。1999年任清华煤矿矿长。2002年,被七台河市总工会评为“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企业。2003年清华煤矿被评为黑龙江省煤炭企业“明星矿”称号,他被评为农场优秀共产党员。
武 玉 刚
武玉刚,山东省沂水县人,1969年 3月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历任曙光林场技术员、农场工会庭院经济办干事、三产办科员、经济作物开发办副主任,试验站站长。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农垦日报》以《武玉刚做人成品牌》为题报道了他爱岗敬业,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事迹。他研发的“芦笋机械化育苗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曾荣获曙光农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杰出青年、雷锋式典型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6年荣获农垦总局“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称号并获“北大荒之子”奖章。2001年获分局“三帮三带”标兵称号,2002年获分局“热心公益事业十佳使者”称号,2005年获分局劳动模范称号。
丛 江 林
丛江林,1928年 7月生,辽宁省复县(现辽宁省瓦房店市)人,出身贫农家庭,给地主当过长工,曾被日本侵略者抓去做劳工。1947年11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第四野战军四十一军的一名战士。1948年 9月参加了辽沈战役,在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中,同战友一起与敌人激战了六个昼夜,击退“东进兵团”数十次的猛烈进攻,坚守住了阵地,为攻克锦州赢得了时间。在这次阻击战中,他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解放后荣获解放东北纪念奖章。辽沈战役结束后,随部队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之后随部队参加渡江战役、广西剿匪,又赴海南岛作战。1950年丛江林荣获解放华中南纪念奖章。全国解放后,他随部队在广东省潮安县驻防。
自1947年11月参加革命后,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1955年被授予中尉军衔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1958年,转业到黑龙江省桦南县曙光农场,先后任第二、三、四、六、十一、十三生产队党支部书记。“文革”期间,受到错误批判,被劳动改造,1971年被平反。平反后任曙光农场五连政治指导员。期间,他领导所在连队建设成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并于1975年 9月15日参加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受到了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7年任曙光农场副场长。1978年 2月当选为全国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调往黑龙江省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二九一农场任党委副书记。1980年当选为集贤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代表。1983年4月至1985年任二九一农场视察员。1988年离休返回原籍,2000年 1月8日去世,享年78岁。
冯 宏 伟
冯宏伟,黑龙江省桦南县人,1966年 5月生,大学本科文化。原为农场高中毕业生,1983年9月考入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1987年 5月入党,当年9月为工程兵指挥学院师资班学员。2003年12月授上校军衔,任工程兵指挥学院科研部副部长、副教授(技术七级)。2005年因病去世,年仅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