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
1992年
1992年
1月 23日 农场制定稳定和完善农业和场办企业改革方案,要求基层在总结上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5月2日 十队副队长王文武、七队工人王翠玲、农场审计科科长黄新贤被评为总局劳动模范。
5月 10日 农场决定对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在职科技人员,实行科技浮动工资,已满 8年的,在现行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固定两级,固定后再向上浮动两级,取消原来的科技补贴和浮动工资。刘向东等146名职工享受农业科技人员固定两级工资待遇。
6月 10日 农场给毕广龙等35名职工在现行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和科技边补15元,离开干部岗位或调出垦区即取消。
同日 农场获管理局水利“兴隆杯”竞赛第一名。
6月25日 农场出台政策抗灾自救,进一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从 4月初到6月18日,农场降雨量为169.5毫米。全场播种面积仅1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0%,有两个生产队一亩没播上。
7月1日 农场小学在管理局“制作生物标本年”活动中,被评为先进集体。
7月16日 7个生产单位擅自出售大豆和拌药豆种113.69吨,金额13万元。农场给 2个队长记过处分,1个林场场长行政警告,2个支部书记党内警告处分,4个队长、1个支部书记通报批评。
7月27日 农场给黄近孝等 46名职工在现行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和科技边补15元。
8月2日 农场决定在粮油综合加工厂、砖瓦厂进行转换经营机制试点,在商业公司试行以“经营、价格、分配和用工”为内容的“四放开”改革。
8月6日 机关改革开始起步,科室由原来的36个精简到 12个,人员由原来的273人减少到99人;机关所属小单位全部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节约有奖,与机关彻底脱钩的办法;机关行政科室采取定岗定员,实行差旅费、工资、用车、招待、办公等费用包干,超支不补,节约留用的办法,使机关转换成精干、高效的服务机构。
9月1日 农场成立边贸、商业、物资、粮贸、林业、渔业、畜牧、种子、房地产开发、农业开发、水利服务、经济技术信息开发、工业公司,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讯站。各单位按照各自的业务性质和经营范围,到工商行政管理局独立办营业执照,合法经营,除种子公司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外,各公司均为正科级单位。农场聘用经理,农场党委委派党支部书记。
同日 农场小学被总局评定为花园式小学和标准化小学。
9月2日 农场对科技技术人员采用聘用制,聘用144名专业技术人员。
9月20日 农场投资7万元,在场部北山顶上建起了一座森林防火瞭望塔。
11月1日 农场小学荣获总局第二届“职工读书自学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11月1日 农场开始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11月27日 农场向饶河县土地局申请核减两年前从十八队、十九队、二十一队划给东方红林业局的3 075.2亩耕地。
12月19日 农场出台医疗制度改革的政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劳保医疗制度。
12月20日 农场制定1993年农业改革方案,一共10条。
12月30日 农场给吴兰浩等336名科技人员固定一级浮动工资。
本年 由于春涝、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农场耕地大面积减产,全年粮豆总产6 980吨,经营亏损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