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河流

第三章 水系 山脉

第一节 河流


  
                 第一节 河  流
  红旗岭农场的河流均为乌苏里江水系,境内的大小河流共有 4条,分别为挠力河、七里沁河、越岭河和大牙克河。
  一、挠力河
  挠力河满语的意思是“河床流荡不定”,明代称诺雷河。发源于完达山脉北坡,勃利县境内北兴农场的七里嘎山,为乌苏里江一条支流。干流由西南流向东北,经勃利、宝清,流经农场,于饶河县东安镇从左岸注入乌苏里江,全长596公里,流域面积 24 863平方公里。挠力河在红旗岭农场的西北部,为农场与大兴农场的界河,过境长度约104公里,平均水深2.5米,河宽35米,河道弯曲系数1.5~3.0,河床比降1/200~1/10 000。第三章水系 山脉
  二、七里沁河
  七里沁河发源于神顶山北麓,为挠力河的一条支流,全长75公里,流域面积 1 201平方公里。七里沁河贯穿红旗岭农场境内,由东南流向西北,在农场第十二作业站所在地汇入挠力河,过境长度约33公里,平均水深1.5米,河宽20米,河道弯曲系数1.5~3.0,河床比降1/500~1/7 500。七里沁河河道两旁生长着茂密的阔叶林、灌木丛及杂草,上游处在山丘地带,坡降较陡,水流湍急,下游处在平原湿地,坡降变缓,水流比较平稳。七里沁河水文特征:
  (一)自然地理
  七里沁河公路大桥以上集水面积内,地形比较复杂,山区、丘陵、耕地、沼泽等齐全,平均海拔高程200米以上的地区约占总面积的60%左右,海拔高程100~200米的地区约占总面积的15%,海拔高程50~100米的地区约占总面积25%。
  因七里沁河发源于山区,上游坡陡流急,坡降在1/200~1/800,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坡降度缓为 1/200~1/10 000。七里沁河属山区性河流,汇流时间短,涨落急剧, 最大涨率可达0.3米/小时,水位变幅可达4米,最大测点流速1.98米/秒。由于河道较窄,主槽河宽仅 20~30米,一般中水以上即出槽漫滩,河滩调节作用很大。沿河两岸及上游植被良好,故河水较清澈,悬移质泥含量很少。
  (二)降 水
  因红旗岭农场所处地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故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控制,盛行西风与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多年平均降雨量586厘米。七里沁红旗岭水文站测量断面以上集水面积1 147平方公里,年总降水量6.721亿立方米。最大年降水量872.1毫米,发生于1981年;最小年降水量394.9毫米,发生在1975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随着夏季暖湿气团侵入的强弱与频次,而有较大的变化。年际间降水丰枯交替出现。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受季风影响,造成年内分配极不均匀。60%~8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为降雪时期,降雪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0%左右。
  (三) 径流及其他
  七里沁河的水量主要靠降水补给,洪枯水相差悬殊。1981年最大流量285 立方米/秒,(相应最高水位59.19米),畅流期其最小量不足0.1立方米/秒(其相应水位55.49米,发生在1979年)。冬季由于地下水位较低,地表径流停止,一般年份在12月末或1月初河流即连底冻,其流量为0,一直延续到次年的3月末或4月初。融雪以后,河里才开始有流量,其冰雪期 5个多月。河里的冰冻得很厚,最大冰厚超过 1米。由于大部分年份冬季连底冻,河里的冰和河底连在一起。到春天由于气温的升高,开始冰上流水。到 4月上中旬,气温逐渐升高,水位不断上涨,才能使河底冰升起,开始流冰。
  三、越岭河
  越岭河发源于八五三农场四分场东南部,是挠力河的一条支流,全长27公里,流域面积118平方公里。越岭河在红旗岭农场的南部,是农场与八五三农场的界河,在五星湖处汇入挠力河,过境长度23.5公里,平均水深0.8米,河宽12米,河道弯曲系数1.2~1.5,河床比降1/150~1/1 000。
  四、大牙克河
  大牙克河是七里沁河的支流,集水面积占七里沁河的 1/3,在红旗岭农场的七里沁河公路大桥上游 5公里处流入七里沁河,全长约35公里,流域面积 478平方公里。大牙克河属山区性河流,流域内植被良好,生长着茂密的阔叶林、灌木丛及杂草。河道十分弯曲,坡降较陡,水流湍急, 汇流时间短,涨落急剧。大牙克河在红旗岭农场境内长度约 11公里,河道弯曲系数1.5~3.0,河床比降1/1 000~1/1 500,平均水深1.5米,河宽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