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机构

第一节 机构



                 第一节 机  构
  1958年 8月,八五三农场五分场成立,张克法代行场长职权,负责全场的农业和机务工作,配有农业助理员朱友清、朱宣华(农大毕业生) 2人。1960年,韩云德任农业副场长。1963年程绍义副场长负责农业生产,李德(农大毕业生)任农业技术员。1969年朱宣华任农业副场长,李德任农业技术员。那时一直是领导和技术人员相结合的组织机构。
  1970年春天,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八团成立后,正式成立生产股。建团初期,各管理机构的设置还不完善,生产股不仅抓农业生产,还全面抓农机、畜牧、林业、水利和工副业等方面的生产。首任股长林海,同年 7月和12月,先后调夏海龙(主要负责农机)、张务军(主要负责农业)两人为副股长。股里配置了各个行业的参谋人员,分别协助抓各相应生产部门的业务。每年根据团制订的各项生产任务计划,生产股帮助和督促各生产连队及有关单位实施和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团的各种管理机构也日趋完善。从1971年至1973年,团里先后设置了工副业办、机务办和水利指挥部等机构,因而这些部门的参谋人员也就先后调离生产股。到了兵团改制前夕,生产股只负责管理农业、畜牧和林业三方面的工作。
  1977年 3月,兵团建制撤销后,五十八团更名为红旗岭农场,生产股易名生产科。科长孙如贵,副科长张务军。同年,设置林业科,管理林业生产的人员随之调出。至此,生产科只管理农业和畜牧两项工作。
  1977年秋天,孙如贵调出,生产科由副科长张务军负责行政和业务的全面工作。 1977年7月倪正任副科长,抓农业生产。1978年4月,李玉清任副科长,抓畜牧工作。同年6月,张务军任科长。
  1982年10月,张务军调出,倪正接任科长。副科长纪景春负责农业工作(主要是大田生产),副科长李玉清负责畜牧工作。同年10月,王学章任副科长(主要负责种子、土肥、蔬菜工作),绳同畔任副科长,主管科技工作。
  从兵团时期的生产股到改成农场后的生产科,领导人员变动频繁,同时,对农业生产的管理也逐渐细致。兵团初期,生产股只是笼统地设置几名参谋抓生产,没什么明确分工。改为农场后的生产科,分设各技术门类管理大田、种子、植保、土肥、蔬菜等各项生产的人员,各负其责,工作比较周密。
  1983年王学章任科长。1984年 2月,场设置畜牧科,负责畜牧生产的人员调出,生产科改名农业科,单纯负责全场的农业生产。1985年纪景春任科长。随着农业改革的层层深入,农业管理机构也逐步转变职能,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农业科着重抓农业服务和技术指导、新品种试验开发和新技术推广,科里编制也不断精简压缩。1992年李创华任科长,编制 3人。2001年纪晓辉任科长,编制2人。2004年农场成立农业生产部,编制2人,主抓农场农业行政及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