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畜牧科技

第六节 畜牧科技



                 第六节 畜牧科技
  八五三农场五分场时期,猪是本地黑、宝清杂,喂一年也长不了 100公斤。从1965年开始,用哈白公猪杂交本地猪的品种进行改良。1968年开始用苏白公猪杂交。1970年,引进长白公猪杂交改良。至今,公猪基本做到良种化(长白或苏白),母猪二元杂交(苏民、长苏、苏哈),肥猪三品种杂交。肥猪饲养管理条件好的,6个月可达100公斤,一般 7~8个月可达100公斤。农场没有种猪队,一度曾在十七队养过长白、苏白猪群,十二队养过长白猪群,都没有成功。因要求条件高,成本高养殖户都不想往里搭钱。现在一队有十头苏白后备母猪,准备下功夫大量繁殖,由于无特殊优惠政策没有成功。
  牛、马都是蒙古牛、马,体型小役力差。1970年以后,由外地引进的黑龙江马(公母马)搞人工输精改良,体型很快提起来了,原蒙古马没有了,代之的是体型高大的改良马。1977年最多达 370匹。随着机械化的提高,大量的中小型轮式车引进,马的役用价值逐渐下降,到1984年仅剩38匹。
  黄牛,曾经用奶公牛、朝鲜牛杂交改良,到1976年体型都加大了。1978年发展到 245头。后由1979~1982年布病检疫淘汰一部分,各队都不愿养,又卖掉大部分,1984年仅剩60多头,分散在全场40多个单位。绵羊,1966年从新疆引进500只半细毛羊发展起来,最多时曾达到900只,但由于农场以粮为纲,逐年开荒,放牧地逐年缩小,在低洼地放牧,羊烂蹄子,死亡增多,繁殖少,效益低,都不愿养,死的死,杂的杂,1984年仅有80只,减少91%。
  畜牧科技研究成果:
  1.野生动物疾病防治;
  2.猪瘟疫苗大剂量防治猪瘟;
  3.全省畜禽疫病普查;
  4.青肾镁合剂治疗仔猪肺炎;
  5.银黑狐重症肺炎的防治;
  6.寒冷地区生猪直线育肥技术;
  7.氨化饲草技术推广;
  8.辽宁绒山羊引进试验;
  9.饲草微贮技术推广;
  10.绒山羊增绒措施推广;
  11.笼养蛋鸡控光防止啄癖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