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新技术推广
第七节 新技术推广
第七节 新技术推广
农场工会和农机、农业、科技部门组成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组织落实典型项目:改装深松犁、平地机、起垄机、中耕机等农业机械。在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发挥聪明才智,推广新技术、改造旧机械,通过 8项14次农机具改装,使农机具作业质量和进度有了明显提高,增加了经济效益。
农场工会调整完善劳动保护监督领导小组,培训工会干部,专题学习劳动安全保护方面的知识,提高专兼职劳动保护干部的业务能力,定期对各类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履行签字手续,努力做到安全生产无伤亡事故发生。
农场根据红垦局发〔2001〕44号文件精神,制订了关于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方案,每年拨出 3万元作为经济技术创新奖励基金。农场工会以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为重点,积极组织职工群众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了“三个联系”,即把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比与新成果联系起来。2001年的先进单位评优活动中,在同等条件下,六队因在三杆尺和深松犁的改装方面有创新成果,被评为先进单位。畜牧科在黄牛改良项目上取得了创新成果,被评为先进科室。农业科在一年内试种两茬早熟玉米成功,取得了创新成果,被评为先进科室。养殖绒山羊专业户邢国义,研究绒山羊冬配获得了成功,有创新成果,被农场评为养殖大王。农机科副科长辜红松改装康拜因流式滚筒,获得成功,有创新成果,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2001年,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推广应用了10项新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大麦秆齿深施肥、秋施肥横向播种、顺向割晒技术;二是大田作物垄上播、苗喷雾大水量一条龙作业;三是玉米大双覆液态膜高产栽培;四是生料酿酒、糖化饲料喂猪技术;五是白瓜子小垄覆膜套种玉米技术;六是黄牛改良技术;七是柴油烧油精节本增效技术;八是玉米育苗移栽一年种两茬;九是绒山羊增绒技术;十是绒山羊半舍饲养技术。2001年有代表性的新技术是七队的白瓜子小垄覆膜套种玉米技术,在全场推广13 999.5亩,每亩增资13.3元,总产值280万元。
把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推向更高档次。农场建立了经济技术奖励资金,农场评选出了48项科研技术发明改造成果,并选出了管理创新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