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序一

序一



  《建三江农垦志》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她真实地记述了建三江垦区的两代“北大荒人”披荆斩棘,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我做为一名为农垦事业奋斗了三十几年的老农垦战士,由此感到无比欣慰。
  《建三江农垦志》记述了黑龙江省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在原来农场的基础上,自1969年创建伊始至1984年16年的开发建设历程。
  建三江农管局,位于祖国东北边陲,素有“小三江”之称。全局总面积12332平方公里(1850万亩 ),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各业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这一新型垦区的开发建设,对于发挥这里的资源优势,建设国家的大型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屯垦戍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建三江这块宝地,早在公元前22至21世纪之间的唐虞时代,就是我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悠悠历史,漫漫长夜,边陲三江,百年血火。这里留下了沙俄帝国主义“探险者”的足痕,留下过旧中国烟匪兵燹的遗迹,也留下了日本帝国主义桩桩侵华的罪证。他们企图征服这片神奇的土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那黑暗的年代里,天灾战祸频繁,外患内乱不断,大片土地荒芜,人民苦难深重。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这块土地上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也使始创于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农垦事业跨入了创建机械化国营农场群的历史时期。
  一唱雄鸡天下白。人民政府重视垦荒,加强边疆开发建设。1954年在松江省地方富锦县国营农场第四作业区龙富农场的一个开荒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七星农场。1956年3月,铁道兵8509部队的转业官兵 980人开赴这里,组建八五九农场,揭开了开垦处女地的序幕。1958年在党中央的号召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下,由王震将军带领近十万转业官兵,高举“向地球开战”的大旗,从全国各地分批进军北大荒,掀开了在垦区开发史上最为气势磅礴的一幕。其中;有3840人分别到八五九、胜利、七星、勤得利农场参加建设。他们头顶蓝天、脚踏荒原、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使农业生产队遍及沃野。1959年为发展生产,从山东接来7206名支边青年到农场参加建设。1966年 3月,沈阳部队2664名转业官兵,集体转业到建三江参加屯垦戍边的建设。以后数批转业官兵,大中专毕业生、知识青年和其他建设者数万人加入了国营农场建设大军。在建设垦区的行列中,有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历次革命战争,战功卓著的英雄,也有得过“五·一”劳动勋章的勇士及参加国庆大典的壮儿,还有一些对党忠诚,受“左”的路线迫害,但矢志不渝坚信马克思主义真理,在逆境中默默地为人民做贡献的转复军人,知识分子和老垦荒战士,他们都是垦区无名的英雄,曾有过胜利的喜悦,也有过受挫的痛苦,他们不仅为垦区贡献了数十亿斤粮食及其他物质财富,而且为我们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这些伟大的成就,是北大荒人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艰苦奋斗几十年的结果。
  当年的北大荒,令懦夫懒汉望而生畏,但又是真正的勇士纵横驰骋、建功立业的广阔战场。30年前,建三江的开拓者从锦绣江南、繁华都市,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浩荡而至,踏上这沼泽漫布、塔草丛生、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抚饶三角洲,在料峭春风、衰草苇塘、蚊蝇虻蠓、烟雪茫茫的荒原上,燃起篝火,建起一个个帐篷、马架,踏查荒原,烧荒开垦,强迫土地交出粮食。终于使“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抚饶荒原变成了丰饶富庶的鱼米之乡。在征服和建设三江平原中,开拓者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用汗水以至鲜血谱写了建三江垦区的光辉史篇。
  几十年过去了,建三江垦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单一农业,发展到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全面发展的新垦区。在昔日无际的沼泽荒原上,开垦出 570万亩土地,建起了14个大中型机械化国营农场(其中有3个引进外资的80年代的现代化农场),发展到299个生产队,16万人口,7.6万名职工,成为黑龙江垦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垦区已为国家生产粮豆4.2亿公斤,上交2.29亿公斤。
  开发三江,建设垦区的事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了全面发展。近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委、省政府的负责同志多次亲临建三江垦区视察,对三江的开拓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使三江人民群众受到了巨大的鼓舞。
  忆昔日,创业艰辛。展未来,任重道远。北大荒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北大荒入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阶段。全面改革,振兴垦区的任务,历史地落在我们肩上,要继续发扬北大荒人精神。因为这种精神,在过去农垦创建初期需要,今天,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就更需要发扬这种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建三江垦区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王振捷
                                   198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