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序二

序二



  《建三江农垦志》现在出版了,令人欣喜。
  建局16年来,广大干部、职工历尽艰辛,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编写这部农垦志,目的就在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认识规律,促进发展,使其“前有所记、后有所鉴”,得益当代,惠及子孙。
  《建三江农垦志》是一部比较系统地、全面地辑录建三江垦区开发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全书共分 9编45章。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简史和附录。是一个史料比较丰富,主要数据比较齐全,有较鲜明的时代性、知识性和实用性。这部志书对今后开发三江、建设三江、振兴三江提供了历史借鉴。
  《建三江农垦志》的编写工作,始于1984年4月。根据上级党委指示,管局党委下发了1984(49号)文件,成立了由25人组成的农垦史编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抽调3名(后期2人)专职人员,从事编写工作。
  在编写过程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始终遵循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求真存实,在全面,广泛征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地查证核实和科学的编纂。为了搜集资料,编写人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发动群众与亲自动手相结合,搜集资料与考证资料,先后到省图书馆、哈尔滨市、佳木斯市、总局档案室、管局档案科搜集资料,查阅档案一千多卷,召开座谈会,登门拜访知情人。经过修志人员千日的具体操劳、努力及多方面驱难而进的情况下完成的。可谓,这部农垦志的字里行间,都凝聚着全体编史修志人员的心血,体现了他们刻苦学习、群策群力,认真编纂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全局16万群众将永远铭记修志人员对此所付出的劳动和所作的贡献。建三江的开拓者、建设者以及未来建三江垦区的人民将切身体会编史修志这项浩大的工程带来的深远影响。
  编写农垦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内容多,涉及面广、专业知识性强,追溯数十年,纵横几千里,为三江垦区今后发展提供了资料考证。但由于管局体制变更,人员来去频繁,加之十年浩劫的破坏,使许多重要的历史资料散失殆尽,加之编修人员的水平有限,谬误难免,请读者斧正。
  在编写过程中,承蒙管局党委机关各业务部门干部群众的关怀、支持与帮助,得到了总局农垦史志办公室的及时指导及全管局各场史志办的热情帮助,借鉴兄弟管局的有益经验,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感谢。
  珍惜历史,就是珍惜事业,尊重历史,才能继往开来。昔日,三江人民以其顾全大局、艰苦奋斗、锐意开拓、勇于献身的“北大荒人”精神,唤醒了沉睡的莽莽荒原,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今朝,也必将继续发扬“北大荒人”精神,为三江垦区的现代化建设,开拓前进,再展宏图。
                                     刘廷佐
                                   198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