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气候

第四节 气候



                  第四节 气  候
  建三江农管局属于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常受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和蒙古高原的寒流影响,夏季短促、温热湿润。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春季多大风而少雨,夏秋多暴雨,亦有阴雨连绵之时,春秋气温变化剧烈。全年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但光能、热量、水份三大气候资源均能满足一年一熟的农作物生长。
  气温:年平均气温1.0—2.0℃,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1.6℃,一月份平均气温—20~—23.8℃,七月份平均气温 21.1—22.8℃,日平均温度大于 10℃的活动积温为2267—2415℃。
  日照:全年日照时数2260—2429小时,日照率55%。
  降水量:全年降水量497—616毫米,最少仅为 383.3毫米,最多达 886.1毫米,多集中在7—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年最大日暴雨为106.8毫米,暴雨多集中在夏季。
  霜期:一般早霜出现在九月下旬,终霜出现在五月中旬,无霜期113—135天多年平均为130天,特殊年份(1972年)只有105天。
  冰冻积雪:全年结冻期六个月左右,耕地冻深达2米左右,荒地冻深0.8—1.6米 降雪量较大为40~70毫米。
  风:全年多西北风,作物生长期多西南风,平均风速为四级。四五月多大风,风速可达24米/秒。
  蒸发:年平均蒸发量1157.1毫米,最高蒸发量为1976年1554.7毫米,最低为1957年 938.7毫米。
  从我局地区的小气候来看,可分三片——中部(包括七星、大兴、创业三个农场),北部(包括勤得利、青龙山、前进、前哨、洪河、鸭绿河六个农场),东部(包括八五九、胜利、红卫、前锋、二道河五个农场)。在一般年份,中部地区气温在我局范围内略偏高,早春化冻早,小麦开始播种最早,大田作物的品种多用中早熟和中熟品种。东部地区气温比中部略低,小麦播种期略比中部晚,特别是受完达山脉影响的胜利、八五九、前锋农场因冬季积雪厚,化冻晚,小麦播种期是全局最晚的地区,大田作物的品种多用中早熟品种。北部地区气温比中部略低,但冬季雪少,化冻早些,小麦播种期比东部农场要早些,大田作物品种多用早熟和中早熟品种。
  建三江农管局地区的气候虽然适于一年一熟的作物生长,但经常发生灾害性天气,连续阴雨,长期干旱、旱霜冻等常给作物生长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