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农业资源

第二节 农业资源


 
                 第二节 农业资源
  本地区无论从气候、土地和水利方面都适宜从事农业生产。概括而言,可谓温度适宜,水份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适合麦、豆及杂粮生产。
  一、气候资源
  (一)全年热量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平均年积温2829.1℃之间,稳定通过10℃的有效积温在2100—2300℃之间,最高年份可达2500℃以上,最低在1900℃。无霜期年均 128天,长则136天。初霜多数年份在9月23日,最早在9月9日,最晚10月9日;终霜多数在5月17日左右,最早是在5月3日,最晚是在5月26日。4~10月生长期内各月、旬的平均温度如下表



  (二)各月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50℃、10℃。
             平均日期和≥0℃、5℃、10℃的积温


 (三)各月5厘米、10厘米土壤平均地温



  (四)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正常年份降雨量在550毫米左右,丰年水份在600毫米以上,干旱年份曾少于400毫米,降雨多集中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50%以上,冬季降水较少。多数年份出现从5月下旬到6月中旬降水偏少,本地称为“小干旱期”。历年 4至10月份降雨量如下表:                           单位:毫米



  (五)各月平均蒸发量、风速及大风天数
  春季多风,少雨,风速较大,多在5—6级,每月大风天数多在6—8天,因而空气干燥,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四月份降雨28.9毫米,蒸发量为127.8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4.4倍,五月份降雨量为49.5毫米,而蒸发量为190.5毫米,蒸发量为降雨量的3.8倍,六月份降雨为76.6毫米,蒸发为175.9毫米,蒸发量为降雨量的2.3倍;七月份降雨为116.7毫米,蒸发为167.7毫米,蒸发量为降雨量的1.4倍,八月份降雨124.9毫米,蒸发为134.3毫米,蒸发大于降雨近 10毫米。
  四、五、六三个月的蒸发量为降雨量的4.2倍,三月降雨量为155毫米,蒸发量为 494.2毫米。这是造成春季干旱的主要原因。
              



  各月平均蒸发量,风速、大风天数如下表:






  (六)光照时数
  全年日照时间较长,日照时数为 2260—2429小时。1971—1983年,14年平均为 2196.5小时,日照率为55%。最高年份达2699.4小时(1975年),最低年份为 1616.6小时(1984年),2000小时以上的年份是多数,占 78.6%。春冬季日短,夏秋季日长,5月份日照时数为213.3小时;6月份为193小时;7月份为212.8小时;8月份212.9小时,9月份为203小时。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光能要求,适合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生长。



  (七)土壤冻融:入秋以后, 气温明显下降,十月末或十一月初地表稳定冻结, 全年冻层150~200厘米之间,三月末或四月初开始解冻,初春土壤冻层限制水份下渗,降水或融解水被阻在冻层之上,形成临时性积水。如秋雨大,或初春降水多,就导致春播作业困难。由于渗土层的不透水性,致使解冻水在表层土壤中呈饱和和过饱和状态,春季出现“返浆”现象,此期不能进行播种作业。



  二、水资源:本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除每年降水在500—600毫米之外,地下水位较高,平原地区打井8—10米即可上水。
  境内还有六条河流,水面60多万亩,湖泡水面近 3万亩,这些水面既可用来发展养殖业,又可兴建水利工程,引水灌溉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