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林业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  述
  全管局现存林地面积135万亩,森林覆盖率7.2%,其中天然次生林121万亩,人工林14万亩。
  一、天然次生林概况
  天然次生林主要分布在勤得利、八五九、胜利、前锋等农场的半山区,平原地势较高的地块分布岛状散生林。
  各农场拥有天然次生林面积:
  八五九:23.95万亩;胜利18.9万亩;七星:6.36万亩;勤得利:45.72万亩;大兴;3.07万亩;青龙山:7.06万亩;前进:1.5万亩;创业:2.14万亩;红卫:1.93万亩;前锋:8.7万亩;前哨:0.68万亩;洪河:1.1万亩;全局:121.11万亩。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组建初期,由于盲目无计划采伐以及森林火灾,使部份森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了大量的站杆倒木,导致病虫害发生,森林状况恶化,降低了林分价值,仅1969年至1971年,全师在自有林内砍伐木材达10万立方米之多。
  全局范围内,现有天然次生林分布特点和状况概述如下:
  山脊较陡的阳坡上,多为暗棕色森林土,林木组成以柞树占绝对优势,有的林分间混黑桦,林下多为耐旱的灌木及活地被物,主要有胡枝子、榛子、杜鹃、羊胡子草、沙参等。位于坡的中下部,林木组成以杨、桦为主,并混有椴、色、柞等。下木主要有棒子、溲疏、山梅花、忍冬、怀愧等,沟谷地带有少量的水曲柳、胡桃楸等。低平地组成树种有白桦和山杨,下木有大黄柳等。勤得利农场二道江岛和额图岛有着大面积连片的野生山葡萄资源。
  在垦区的木本植物中可供酿造用的树种有山梨、山里红、山葡萄、山丁子、稠李、猕猴桃,还有含油料丰富的树种山杏、五味子、胡桃、榛子、胡榛子等。也有珍贵药材植物,刺五加、党参之类。
  1982年 5月,勤得利农场党委副书记郭开政带领园林科技人员,上至额图,上大通岛,下至王家店(渔业三队)青黄鱼通岛,全长 130华里,踏察了二道江、额图、腾岛、春风、三家子、焦家亮子、海福等九个岛屿,三处沿江陆地及额图东小亮子、拉马洪、王家店东西两侧,共61845亩。历时28天。踏察结果有山丁子、山里红、山樱桃、山葡萄等野生果树资源面积 10980亩,占总踏察面积的 17.7%,其中:山葡萄1695亩, 24850株;山丁子 6650亩,13313株;山里红13036亩,45423株;山樱桃 1620亩,12.82万株。上述部分岛屿及江河两岸,是我局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浆果生产的良好自然资源基地之一。
  垦区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兽类有紫貂、狐狸、山兔、熊、狍、野猪、马鹿、貉、獾、狼,松鼠、水獭、刺猬、各种鼠类等,禽类有鸿雁、天鹅、雕、野鸡、杜鹃,百灵、燕、啄木鸟、野鸭、鹰、鸠、沙鸡、鸹、鹤等
  二、人工林概况
  为发展垦区的造林事业,自1969年至1983年,根据不完全统计,国家为造林投资 600多万元,特别是1979年省农场总局下发了256号文件,凡经验收合格的造林地每亩投资 20—25元。造林的主要林种是农田防护林,主要树种是杨树,布设于平原耕地上。山地造林和采伐迹地更新多为落叶松、樟子松、少量云杉、红松。
  截止1983年,全局已存人工林总面积13.97万亩,保存率88.9%,其中各林种保存面积为:
  农防林:66018亩;用材林;40894亩;丰产林:3203亩;经济林:3854亩,薪炭林:8115亩;特种林:17578亩。
  洪河、红卫、创业、勤得利、七星等农场人工林保存情况较好。
  全局已存人工林占现有耕地面积的2.4%,覆盖比例较大的农场有胜利、八五九、红卫。
  在人工林中,幼龄林占93%,中龄林占4%,成熟林占 3%。全局1979年以后造林面积占总保存面积的87%。
  已存人工林中各种树种所占比例:
  杨树:66%;其它阔叶树12%;针叶树:22%。
  1978年以前的造林密度偏大,1978年以后,造林密度逐渐偏稀,尤其杨树造林推广了宽行距栽植,造林效果较好,利于机械造林,机械管林。
  我局已形成的中龄林、成龄林,由于初植密度过大,后期未能及时进行透光抚育,其生长势逐渐衰退。
  1981年遇到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1982年调查,全局人工林死亡面积达 67113亩,其中有3.5%系因药害、病虫害、火烧和机械破坏所致死亡。
  (附表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