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造林
第三节 造林
第三节 造 林
一、造林事业的发展
兵团期间和建局初期,农业生产坚持“以粮为纲”的单一经营方针,主导思想是多开荒,多打粮。造林工作未被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1969~1979年全局每年人工林营造面积仅是几百亩、几千亩地。很多农场造林所需苗木不能自给,常常外购,有什么苗造什么林。由于一些造林苗木质量低劣,营林粗放以及损林等种种原因,致使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不高,极少部分形成了未老先衰的“小老树”。
1976年和1978年,总局分别在九三农管局和完达山农场召开林业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全垦区要把发展林业同农业一样来抓,实现农田林网化。我局对发展林业,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生态平衡,建造农田屏障有了转折性的认识,加上总局增加了造林投资额,1979—1983年全局从每年造林几万亩到超 10万亩。1979—1983年造林总面积是全局有史以来存林总面积的87%。1979年大面积推广了宽行距机造机管的经验;1982年推广了速生丰产林的经验;1983年推广了保证苗木质量全面管好林的经验。省农场总局曾先后在我局召开过两次大型现场会议,向全总局进行了推广。
1977年 7月上旬,全局组织各农场林业部门的领导同志,中心苗圃主任以及部分林业科人员计25人,对大兴、七星、八五九、青龙山、前进、创业、红卫、胜利等农场进行了林业考察,总结了历年来造林的经验教训,宣传了胜利农场高标准造林好经验。
1978年10月17—18日管局召开林业工作会议,主要部署了全管局奋战三年,实现垦区农田林网化。
1979年4月7日管局在前进农场召开了紧急生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推广了采取宽行距实行机械造林、机械管林的好办法,并参观了造林、管林的现场。会后胜利、红卫等农场进行了积极推广。1979年 5月25日管局再次在前进农场召开有务农场林业科长参加的生产会议,通过参观前进农场二队、四队利用机械造林的现场,大家肯定了这种造林办法可行,是个方向,可以收到造林质量好,便于抚育管理的效果。
1979年全局开始执行育苗造林验收制度,根据完成任务情况、成活情况和抚育管理情况,各农场实行全面验收,管局实行抽查验收。当年验收结果,胜利农场被评为育苗第一名,前锋农场被评为造林第一名。总的情况造林成活率较高,抚育管理较差。
1980年7月9—12日以农垦部园林处处长凤朋为团长,东北林学院教授焦振家为副团长农垦部组织的林业检查团一行七人,前来我垦区检查工作。先后检查七星、勤得利、胜利、前进等四个农场的林业生产情况,检查后,认为建三江的林业形势是好的,发展速度是快的,并提出要重视总体规划、合理确定造林树种的搭配比例,进一步提高造林质量。1980年 7月20日管局召开了林业会议,传达了农垦部林业检查团的意见,并印发了这次检查纪要。
1980年9月 1~4日省农场总局在前进农场召开了大型的林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六师组建以来,总局第一次在建三江农管局召开的大型现场会议。会议期间,参观了前进农场二队、四队和二十四队利用机械造林,利用机械管林的现场,还参观了别拉洪河护堤林的现场。前进农场场长孟吉昌在大会上作了如何大搞造林的经验介绍,管局林业处在大会上汇报了全局林业生产情况和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意见,前进农场为管局和全垦区发展林业大搞植树造林树立了典范,被总局誉为“林业后起之秀”,总局党委奖励给前进农场“北京”吉普车一台,以资鼓励。兄弟管局和农场,曾多次组织参观。前进农场的林业站被评为省先进单位,该站站长熊德武被评为省劳动模范,晋升工资两级。
1981年5月 21—22日管局在红卫农场召开了林业科长会议,会上认真分析了上半年的林业生产形势,大家一致认为1981年我局所出现的林业好形势是出乎人们预料的,十分鼓舞人心。全局一季完成造林11.53万亩,完成总局下达造林计划的230%,占耕地面积 2.7%,超历史最高水平。七星、勤得利两个农场一季造林超两万亩。前进、胜利、八五九农场一季造林超万亩。七星农场二十四队一季造林超千亩。
1983年 3月下旬省农场总局在红卫农场召开了有各农管局林业处长、各农场主管林业的场长和林业科长参加的大型造林现场会议,这是总局第二次在我局召开的大型林业会议。参观了管局林业处设计和红卫农场营造的速生丰产试验林和混交型农田防护林。红卫农场林业站站长陈开勇在大会上介绍了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情况。总局领导和与会人员对所营造的速生丰产林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全总局进行推广。
红卫农场林业站站长陈开勇率全站职工、家属艰苦奋战,1981年出色地完成了 328亩速生丰产试验林的营造任务。由于造林坚持了高标准、严要求,曾多次受到总局的表扬,陈开勇破格地被提拔为林业科长,林场场长兼林业站站长。红卫农场林业站连年盈利。
我局一部分生产队所营造的农田防护林未能按科学设计布署,即有主林带无副林带、或带距过大,或镶大边等,没能形成完整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致使防护效益降低。
管局认真贯彻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于1982年 3月16日成立了绿化委员会,并先后下达了20、22号文件,具体部置了全局的义务植树工作。4月3日管局局长兼绿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锡九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绿化委员会议,会议决定向管局所属农场及局直各单位下达义务植树任务,全局1982年义务植树任务45.6万株。义务植树采取按单位分区包干的办法,任务到单位,责任到人头。实行四包,即包栽、包活、包抚育、包成林。
1983年春,管局和各农场主管林业的领导向省政府签订了《绿化责任状》,以保证本单位义务植树任务的圆满完成。
1982和1983两年,我局超额完成了全民性义务植树任务。
二、人工林经营
为彻底查清全局历年已存人工林现状,1981年 7月管局在七星农场召开了第一次人工林普查会议。每个调查小组,逐条林带,逐块造林地一株一株的查数,填写了造林卡片,人工林档案簿及汇总各种表格二十多种,详细记载了造林年度、单位、树种、林种、林龄、行数、株行距、成活率、保存率,造林方法、整地方法、树木高度和粗度以及管护情况。人工林普查外业结束后,管局和各农场务业部门对调查的原始材料进行了系统汇总,综合分析,建立了人工林档案,为全局今后人工林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1年 4月12日管局在前进农场召开的推广宽行距机造机管现场会议上,要求各农场按耕地面积的2.5%完成农田防护林的营造任务。管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林业经济责任制、奖惩办法和岗位责任制,强调了规划的重要性,造林要求速生丰产优质。
1981年7月 20日,管局制定了1981年幼林检查、验收,评比办法,并组成五个小组分赴各场对当年所造幼林进行了抽查验收。 1981年的造林质量,经过全面调查好的占57%,较好的占36%,差的占7%。
1982年 7月3—7日管局在红卫农场召开了林业工作会议。会议上制定了1982年管局对农场幼林检查验收办法,各农场先行普验,管局再行抽验。最后在会议上落实了优良杨树品种小黑的纯繁任务。
1983年7月 5—7日管局在胜利农场召开了林业科长会议,考察了八五九、胜利、红卫三个农场人工林生长情况。通过考察认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往所造的林密度偏大。既使逐行间伐,所间下来的小径木经济价值不高,间后的伐根根系不死,保留杨树的根系营养条件无多大改善。由于单株营养面积严重不足,则达不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对今后的杨树造林应采取合理稀植的问题,与会人员解放了思想,会上还传达了1983年全国杨树论证会议精神。
1983年8月5—15日管局组织三个幼林检查小组分赴各农场进行了抽查验收。抽验评比结果,大兴农场被评为全局造林第一名,管局授予大兴农场为“造林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大兴农场不仅对当年造林进行了认真抚育管理,而且对已往人工林幼林地亦进行了全面抚育,对部分林地还追施了肥料,经过抚育的幼林,长势显著旺盛。总局多次表彰了大兴农场发展林业气魄大,效果显著。管局在大兴农场召开了现场会议,宣传了他们造林管林的好经验。
1983年原副局长李万宝,自从当顾问以后,他积极主动抓全局山葡萄业生产,管局成立了山葡萄办公室,他亲自办了一个示范葡萄园。
李万宝身患严重疾病,但是,李万宝为了使北大荒人能吃上自产的鲜葡萄而孜孜不倦地工作。他有时卧床不起,但仍念念不忘葡萄。1983年他曾先后赴勤得利农场的额图山、二道江岛、春风岛、额图岛踏查野生浆果资源,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李万宝是省农场总局葡萄协会常务理事、建三江农管局葡萄协会理事长、管局林学会名誉理事长。
三、别拉洪河护堤林的营造
别拉洪河是管局范围内的一条主要河流。为巩固已治理的成果,防止水土流失,根据总局指示,管局林业部门于1980年春提出了别拉洪河护堤林的造林设计和造林混交图式,并制定了造林实施方案,还为别拉洪河造林筹备200万株樟子松树苗。
为把别拉洪河植树工作抓好抓实,管局成立了别拉洪河造林总指挥部。
1980年 4月12日,管局在创业农场召开了别拉洪河植树造林现场会议,现场定标,具体部署任务,承担营造任务的有八五九、胜利、前锋、红卫、创业、前进、七星等七个农场。指挥这次造林的各级领导干部,场处级 11人,科级干部 16人,生产队级干部 220人。总上阵人数11875人,出动汽车110台,轮式拖拉机57台,履带拖拉机20台次。
护堤林营造后,管局林业处组成三个验收小组,分赴七个农场,当年实行两次验收,成活率平均在80%左右,别拉洪河护堤林实际完成面积4900亩,其中水浇面积 1527亩,营造总长度83.2公里。完成任务比较好的农场有红卫、胜利、八五九等农场。管局又于 1982年4月16日在红卫农场召开了别拉洪河现场造林会议。会议上进一步明确造林任务,造林责任制,并进行了现场定标,1982年春一季完成插柳77.5公里,播种笤条 72.7公里,补栽樟子松 22.7万株,总营造面积808亩。
别拉洪河护堤林的营造工程,广大职工、家属、学生付出了艰苦劳动。
胜利农场副场长袁维新,已年过半百,每只脚插着十来斤重的胶泥,亲去河堤察看造林现场,划分任务,早出晚归,一天行走了四、五十里路,归来已是夜幕降临了。
别拉洪河护堤林的营造是我们垦区一项较大的林业建设工程。它对别拉洪河堤将起到重要的防护作用,是未来的木材生产基地,美化了环境,构成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在生土母质的条件下,进行这样大规模的造林,在垦区来说是个创举。目前来看,苗木长势越来越好,将很快进入速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