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林木育苗

第四节 林木育苗



                 第四节 林木育苗
  1969~1983年全局育苗累计面积近3万亩,累计出苗量达4亿株。我局整个林木育苗是一个从无专业苗圃到有专业苗圃,从有什么树籽育什么树苗到培育良种,从培育一般苗木到培育良种壮苗,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过程。
     各年度育苗面积(亩)
  1968年前 346  1969年  127
  1970年  126  1971年  225
  1922年  118  1973年  229
  1974年  267  1975年  773
  1976年  1080 1977年  629
  1978年  3398 1979年  3461
  1980年  5349 1981年  6701
  1982年  2864 1983年  4172
  合计:29865
  一、种苗筹集
  1979年各农场充分认识到,只有大搞育苗,才能大造其林。七星、青龙山、前进、大兴、胜利、红卫、创业等七个农场从富锦县杨树良种繁育场购进杨树萌条1007万株,这批苗木大部分是白城杨,少量小黑杨。青龙山农场党委十分重视林业生产,在农场没有贷款的情况下,仍拿出了万元,购买种苗,大办林业苗圃。1979年春,青龙山农场从外地购进杨树条18万株,落叶松籽38公斤。
  1979年春管局林业处为八五九、勤得利、大兴、前进,创业等五个农场从依安县国营苗圃调进一年生落叶松苗670万株,其中大部份苗木进行了换床,少部份成苗上山造林。
  管局于1979年 6月12日派出五人赴九三农管局克山农场学习杨树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回来后,部份农场进行了嫩枝扦插试验。
  1979年11月下旬林业处派专人前去小黑杨发源地富裕县引进纯小黑杨 105万株,重点分给八五九、创业、青龙山三个农场进行良种繁育。红卫农场亦从富裕县购进小黑杨50万株,为我局良种繁育提供了种条。
  1979年10月上旬,管局根据各农场需种计划,抽出专人为全局联系解决了落叶松籽1110公斤、樟子松136公斤、云杉135公斤、水曲柳 600公斤、紫穗槐籽1000公斤,为全局1980年育苗,提前备足了林木种籽。
  1980年管局林业处根据各农场种苗需要数量,又为全局解决了1000公斤落叶松籽、1500公斤紫穗槐籽以及部分紫丁香、小桃红、佛头花等花卉灌木种籽。购进二年生樟子松苗 300万株,引进杨树优良品种小黑杨900万株,还为局直地区绿化解决了2.5万株杨树大苗。由于狠抓了种苗工作,就为全局林业大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加快了林业发展速度。
  1982年7月9日,管局从富裕种苗站调进杜松籽75公斤,发给各农场,管局很多人喜欢这一树种,称之谓“塔松”,是很好的庭院绿化观赏树木,几年后就可进入各绿化区,杜松易受冻害。
  二、苗圃管理
  1974年以前,我局只有勤得利、七星、大兴、青龙山、创业、等五个农场有中心苗圃,连队小苗圃总计112个。1979年以后务农场都建立了中心林业苗圃。
  1979年总局下达了《关于批准建三江管局苗圃建设投资申请》的 282号通知,为建三江苗圃基本建设投资23.6万元。实际完成情况,除前锋农场外,其余十个农场各打机井一眼,八五九、胜利、勤得利、青龙山、红卫、大兴等六个农场购置电动深井泵六台。前哨农场购置机动深井泵一台,座机一台,并建设了井房,七星农场也购置座机一台。这次总局投资,切实为我局培育苗木解决了灌溉问题。
  为了正确反映林木育苗情况,促进苗木培育工作,1980年管局第一次实行育苗验收工作,并建立育苗档案。管局林业处根据总局的要求和我局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了育苗验收评比办法,分别以苗木成活率、抚育管理和完成计划情况等三项指标,通过记分的方法,衡量一个农场的育苗水平。检查验收后,以分数多少排列名次,最后行文通报各农场。1980年前进农场被评为育苗第一名,管局发给了奖状,以资鼓励,管局还宣传了他们高标准育苗的好经验。
  1980年 5月下旬,管局召开了经营管理会议,在强调“全局林业必须狠抓育苗工作,要求各农场按现有耕地3%的计划造林面积培育苗木”。
  1980年管局狠抓了林业苗木生产,为克服育苗树种单一问题,管局林业处提出了各种造林树种搭配参考比例。
  1981年各农场都成立了中心苗圃,大部分生产队建立了小苗圃,为大面积造林提供了大量苗木,但忽视了适地适树适品种和良种壮苗问题。已有的杨树苗不纯不优。1978年以前,大量引进的杨树条,品种十分混杂,就全局已有的4095万株的杨树苗中大多数品种为北京杨品系和白城杨品系,优良品种小黑杨仅有141万株,占35%,小青黑几乎没有。为了淘汰劣种,繁育良种,管局作出如下决定:“不准各农场将非杨树优良树种进圃,对已有的良种圃地,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杨树优良品种比例较大的实行去劣,杨树优良品种比例较小的实行提纯。对已有的小黑、小青黑品种全部用于繁殖和作为母本条采集基地。要求各场组织林业技术人员搞好品种鉴别,各农场中心圃苗圃都要落实杨树良种繁育任务,设置良种繁育区,做好优良品种的引进、提纯、扩繁工作。
  1981年的育苗工作,管局还要求务农场林业部门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在搞好造林设计的基础上,提出育苗规划,即各种不同树种搭配比例与生产株数,于前一年秋季报管局。育苗承包办法,实行“定人员、定任务、定质量、定成本”,承包到组,或到人,经营有利有奖,或在合理种植密度范围内成活株数超过合格标准部分有奖。亏损自负或受罚,一包一至三年。
  1982年全局没有完成总局下达的3708亩育苗任务,实际仅完成 1405亩,完成28%。 没有完成任务的主要原因,就全省来说杨树优良树种小黑、小青黑都很缺少,满足不了需要。管局当时的原则宁少育苗,也不把非良种入圃,要求务农场积极外购良种。
  1982年10月 1日,管局召开的林业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一定要搞好苗圃建设,不搞好林木育苗就没有林业大发展,苗圃要狠抓良种繁育”。由于近两年全局以最大的力量和决心淘汰了杨树劣种,积极引进和推广了黑龙江省优良杨树品种小黑,并进行了科学栽培,管局林业处受到国家科委和国家农委的奖励,并发给了奖状和奖金。
  三、育苗新技术
  1978~1980年曾选用了拉索、氟乐灵、矛丹,卫农、豆科威、苯达松,杀草净等各种除草剂,在杨树育苗地,采取不同梯度剂量、混施、扦插前施药和扦插后施药的不同方法,布设了120多个试验小区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结果:拉索、氟乐灵安全经济有效。1980年7月1~3日参加管局林业会议的科长和林业技术人员,参观了化学除草现场,认为拉索和氟乐灵这两种除草剂,应用于杨插育苗地,效果显著,可以在全局推广应用。
  1980~1981年,七星苗圃利用不同时期进行杨树扦插,缓冲了春季争劳力的问题,并保证了苗木质量。
  1982年胜利农场苗圃通过施用磷酸二氢钾,促进了落叶松苗木的快速生长发育。
  1983年 4月份管局林业处和红卫农场林业站将地膜覆盖技术,应用于杨插育苗,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