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灌溉工程
第三节 灌溉工程
第三节 灌溉工程
建三江管局的灌溉,起步较晚,规模也小。1971年八五九农场在一队引别拉洪河水灌2—3百亩水田,种了两年就停了。勤得利农场1972年前后曾在水库下游的九队种了3—4百亩水田,也是种了一两年就停了。停种原因:草荒、风害,稻瘟病等。1978—1980年连续三年干旱,总局号召打井抗早。在这段时间内,建三江管局打了300多眼井,最后核实属于农田井的共计264眼(其中电井158眼,机井106眼),达到全面配套的电井150眼、机井103眼,当时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到一百眼。原因是大水漫灌、水层深浅不一,增产效果不明显。井少解决不了大面积旱的问题,部分井改为菜田井。建三江管局的水田灌溉,从1984年开始有回升趋势,1985年以后前锋、青龙、七星、创业、红卫、八五九等场,相继大幅度增加井灌面积。截止1984年全局有水田5.7万亩。
建三江管局的灌溉,从1981年开始引进喷灌机,观在全局拥有17台喷灌机:七星 2台;勤得利1台;创业 2台;洪河12台(其中7台是从美国引进的)。喷灌机引进后并没有很好使用,洪河农场只用少数喷灌机灌了3—4年,七星用过两三年,创业喷过4—5次,勤得利仅用过一年。总计年喷灌面积不足万亩。使用效果不好的原因是:井不配套,设备坏了没及时修,个别水量不足,有的怕灌完了下雨后加重涝情……。最主要的是对喷灌不重视,认为喷灌机少,灌一点解决不了大面积早的问题。
建三江管局的水库灌溉效果也不好,全局 4座小水库,总库容103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能力3.3万亩,只有胜利农场的光明水库灌了300亩水田。勤得利农场的鸭绿河水库和三八水库,1984年以前除了防洪、养鱼之外,在灌溉上没有发挥效益。这两座水库算是比较大的水库,只是近3—4年鸭绿河水库为人工渔池起到了供水作用。八五九农场的小水库,同样没有起到灌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