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党的组织建设 第二节 党的组织建设
一、历年党组织状况(附表)
历年党组织状况
二、选配党委和党支部领导班子
1983年党中央提出党的干部要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管局各级党委和党支部班子均通过组织考核和民意测验,把那些党性强,思想作风正派,年富力强,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熟悉热爱党的工作,有组织领导能力,能团结同志一道工作的人,选拔到各级党委和党支部领导班子中。特别注意选准选好党政主要领导。在班子搭配上注重了知识和年龄结构。
1984年后,调整后的管局领导班子11人,平均年龄50.1岁,比调整前平均降低 5.6岁。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其中:有大学以上文化和相当于工程师以上职称的5人,占50%。
三、党员教育
六师成立后,正值“文革”,党的组织建设和正常组织生活遭到破坏,党员教育基本上是随着政治运动进行。 粉碎 “四人帮”后,全局在党内进行了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补课教育。1979年10月、11月分别在富锦白炮台,管局党校举办两期(每期10天)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共 140人参加的“补课”教育学习班。12月全局各单位都举办了“补课”教育学习班,参加学习率达85%以上。
1979年以后,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党员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1980年4月24日,管局举办培训班,全局有103名党务干部、部分科级干部、工副业连队或场直单位党支部书记参加培训,为期一个月。6月1日,有各场宣传部长、部分科级干部、各分场党委书记或副书记,部分农业连队党支部书记,共 101人参加管局举办的第二期党员干部轮训班,时间25天。
1981年,以《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主要教材,以做合格党员为目标,对全局148名场,处级干部进行轮训,97%轮训一遍。同时有 6个场办了党员干部轮训班,分期分批轮训了党员。学习人数达460人。
1982年始,管局采取不同形式,组织深入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培训辅导员 120余人。各单位分期分批轮训党员,轮训率达 96.5%。通过轮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的素质,端正了党风,严肃了党纪,严格了组织生活,增强了党的战斗力。
四、开展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评选活动
1979年开始,管局所辖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了评比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活动。9月 24日,管局党委授予刘树松等31名同志为“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
1981年管局党委授予吴智仁等39名同志为管局198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1982年7月1日,管局党委授予八五九农场17队等11个基层党支部为1981年度管局“先进党支部”的光荣称号;授予王殿文等22名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1983年 6月15日,表彰在1982年抗灾中,全局涌现出的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其中:授予八五九农场15队等14个党支部“先进党支部”的称号,授予李若平等36名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是年底,全局共评出管局级先进党支部62个,优秀党员14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