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卫生第一节 概况 第一节 概 况
一、卫生医疗机构
1、管局中心医院、农场职工医院
1970年 5月六师医院成立。师医院是从部队抽调22名卫生技术人员,以饶河县东安医院为基础扩大组成的。医院设在富锦县城内。各团相继成立卫生队。
1971年5月,师党委决定建医院大楼(在建三江城区铁路南),建筑面积为17680平方米,内设病床250张。10月大楼竣工,11月医院由富锦搬进新大楼。
1976年 3月六师改制,成立建三江农管局,师医院更名为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医院。各团改为农场,卫生队更名为农场职工医院。
1979年4月,管局医院改名为建三江农管局中心医院。医院内设党政、行政科室(包括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工会,总务科)、医疗和医技科室(包括外科、内科、小儿科,中医科、传染科、妇产科、五官科, 麻醉科、检验科,放射线科、药剂科、制剂室,供应室,门诊部)。
1982年,管局在建三江城区中心建一座1200平方米的中心医院门诊部。
1983年,全院共有职2]2734人。其中: 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9人、医师25人、医士40人、护士48人。房建面积18880平方米,床位250张。
2,主要医疗设备
建局初期,管局医院由于医疗设备缺少,对有些病确诊不了,只好转院。随着医疗设备的增设,医疗水平的提高,对常见病、特殊病,疑难病都能进行诊治。
附:1983年中心医院主要医疗设备、器材表
二、劳保医疗和干部保健
建局以来,按国家规定,干部、职工实行劳保医疗。独生子女医疗费用实报实销,管局机关、中心医院、建三江一中等事业单位的亲属患病治疗费用自理,农场和企业单位职工的直系亲属患病治疗费用享受半费;干部、职工退休后享受劳保医疗待遇。全局医药费占职工工资总额的6.5%。
1982年开始,干部患病除享受劳保医疗外,对建国前的老干部、工程师 (或相当于工程师级的教师等其他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 1984年开始,全局对1966年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进行了一次体格检查。体检后发现有病的都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三、技术人员培训
建局以来,卫生技术人员中大、中专毕业生极少,因此,管局采取本单位培训、外送进修,建立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等办法培训医务骨干。其中:
1960年七星农场举办20人参加的卫生员培训班,时间三个月。
1972年至1977年,六师医院举办医士班2期,共107人参加。护士班2期,93人参加。
1978年中心医院成立后,到1984年举办医士班3期,培训163人;护士班4期,培训219人。此间各农场医院也先后举办卫生员培训班共51次,培训1513人次。
1982年 8月20日,中心医院办一期护士专业进修班。招收各院、所中从事护理工作三年以上的护土,学制为三年。
1984年,经黑龙江省教育厅、卫生厅批准,在管局建一所卫生中等专业学校。管局一次投资六万元,因陋就简改建旧房,内部筹集师资。是年 9月开学,招收在职的初级卫生人员,分护士、医士班,共71名学员。其中护士31人,医土40人。学制为三年。
全局还派出医务人员到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佳木斯、总局医院等大医院和富锦等市县医院进修学习。其中:高级医务人员86人次、中级医务人员188人次、初级医务人员373人次。通过学习培训,全局已拥有一支热爱本专业,掌握医疗技术的骨干队伍,对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能做到较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多年来,医务战线先后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3个、先进个人称号25人次,其中:省级先进个人3人、总局4人,地区2人。
附:全局卫生人员培训情况表
卫生人员培训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