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科技设施

第五节 科技设施



                  第五节 科技设施
  一、科研站
  1972年,成立六师科研所,配有四名技术员和八名小区工人,主要进行品种试验工作。
  1973年改为科研办。
  1974年至1975年科研办无领导负责,仅开展一些品种区试工作。
  1976年,组建科研所,成立了临时党委。下设良种队、畜牧队,园林队、基建队,宣传队、气象站、弹药库,科研仍然是一个小区班。 9月成立科研所,配教导员、副教导员、所长、副所长各一人。四名领导中有一名负责科研工作。
  1977年5月,配一名副所长,负责科研工作
  1978年 4月,先后从农场调入十几名老科技人员,全所有科技人员24人。所内设育种室、耕作室、沼泽室、农机室、畜牧室,同时把畜牧队、园林队、基建队、弹药库、宣传队划出去,只留了一个良种队做为科研基地。
  建所后,由于经费紧张,科研任务不明,畜牧室一年多未开展工作,到1979年就撤掉了。1978、1979年,农机室搞了一段养鸡机械化、喷灌机的研制,但因不经济而下马。
  1981年因自然灾害而撤掉农机室。良种队划归副业队,书记、所长调走,部分老科技人员办走,只保留一个农业研究室和一名副所长。
  1983年,管局领导班子调整后,开始重视科研工作。成立科研所,配书记、所长各一人。
  1984年,科研所为场级单位,恢复了农业研究工作,同时又从农场调进 7名老科技人员。全所有农艺师9名,机务工程师1名,助理农艺师9名,技术员35名。
  二、气象站
  1956年6月,气象站建立,隶属省气象局,工作人员2人。1957年1月1日,工作人员增加到4人。从事地面的气象观测。 1964年,全国气象部门三权下放,气象站交给七星农场,并增加了气压观测。
  1972年改为六师中心气象站。配站长一人。由于增加看管弹药库任务,工作人员由 4人增力口到13人。
  1979年改为建三江管理局气象站,人员增至16人。除原来的业余工作范围外,又增加了气象雷达、气象传真、人工降雨用的三门防雹“三七”高炮,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作用。如:1982年6月至9月,测出气温偏高、降雨量偏少、霜期推后,全局随即采取有效措施,抢播大田,使各种大田作物获得了大面积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