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消费 第二节 消 费
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市场经济的繁荣,职工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人均购买力和主要消费品数量不断增加,高档商品成了畅销货,名牌产品成为紧俏商品。据1983年统计,全局有30%的家庭购置了电视机;20%的家庭购置有收录机、电唱机; 15%的家庭购置了洗衣机;80%的家庭有两块手表和一台自行车;1%的家庭拥有摩托车。平均每户有两“大件”以上。
据八五九农场1983年调查:全场职工户数为3728户,拥有手表6471块,平均每户有 1.7块,有自行车2453辆,占总户数的66%;有缝纫机2213台,占总户数的59%;有电视机 872台,占总户数的23%;有录音机464台,占总户数的12%;有洗衣机392台,占总户数的11%,摩托车 52辆,占总户数的1.4%。人均购买力,在建场初期(1956年)仅60元,1978年上升到 112元,1983年提高到174元,比建场初增加近三倍。
1980年建点的洪河农场人均购买力连年增加,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全管局名列前茅。1980年,全场购买商品总额23760元,人均购买力50.5元;1981年,全场购买商品总额 133000元,人均购买力281元;1982年,全场购买商品总额531000元,人均购买力318.3元,1983年,全场购买商品总额962000元,人均购买力375.3元。
另据勤得利农场1983年对145户居民579人调查,1983年每户生活消费品支出1137.7元,人均支出284.8元。其中:生活消费品支出人均261.1元,占总支出的 91.6%,文化生活服务支出人均23.7元,占总支出的8.4%。详细情况见下表:
每人年均生活消费情况表
从表看出,食品支出仍为职工家庭的主要支出,在食品支出中副食品大大超过主食。职工家庭饮食方式已向副食品,高营养、多样化发展。衣着支出为第二项大支出,其中化纤产品的消费量超过棉布,职工的衣着越来越讲究质地精良。居第三位的是文化生活服务支出,职工群众热心精神文明建设,在智力投资上舍得花钱,通过图书、音乐,图像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