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家庭用品 第三节 家庭用品
六十年代前,职工家中多数是锅碗瓢盆一套(来客人要到邻居家借),被褥一至二床,制作粗糙的木箱和炕桌,有的家庭在纸箱上粘上画报,木纹纸来放置物品。有的家庭有一只手表或一对皮箱,收音机、自行车则很少。
六十年代后期,“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挂钟、收音机陆续出现在职工家庭,但多为低、中档的,名牌较少。到七十年代中期侧重于中、高档的。受城市“知青”影响,兴起了家俱热,初期多做些简易沙发、圆桌、方凳,一般样式的立柜、写字台、五斗橱,后期则转向质地优良,样式新颖的家俱。
八十年代,家庭用品逐步向电器化发展。老“三大件”向新颖实用、多用、名牌发展,新三大件(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开始大量出现在职工家庭,有的家庭还购置电冰箱、电风扇、电烤炉、电熨斗、电饭锅、电热锅、电热风、摩托车等。新婚家庭置办各种时髦家俱并购置折椅、单(双)人沙发、沙发床、梳妆台、电视柜等钢木结构的家俱,其摆设同城市居民相比毫不逊色。床上用品也由丝绸,线绨、软缎、驼绒、毛毯代替了过去的棉布、麻布、棉花、棉毯、被褥等成床配套。有的家庭还配有睡衣、电褥子、电热毯。居民用具中许多家庭使用了精巧、干净、又快又省事的电器用具。碗、盘、碟、盆、勺、筷样样齐全、部份家庭用煤油炉、煤气灶、汽化灶做饭。
1983年管局计财处对管局所属12个农场及局直地区,抽查了 28个基层单位(其中:农业生产队16个,工厂、商、医院等其他各种类型的基层单位各抽查了一个),对所抽查单位 1533户进行了逐户调查登记。这是我管局建局以来第一次对职工家庭经济活动情况和职工生活水平进行的调查了解。此调查仅对领导及有关部门研究管局职工家庭经济状况,了解职工生活水平,从而制定有关政策和编制垦区经济计划提供参考资料。
其调查所得资料与国家、省和农场总局的部分调查资料进行了对比,主要情况是:
职工家庭经济状况的抽样调查统计
纯收入情况
管局调查户平均纯收入1434.70元管局调查单位的固定职工平均纯收入786.90元
管局以调查户每户平均生活消费品支出1237.56元。
管局、总局人均收入构成对比 单位:元
管局、总局人均收入构成对比 单位:元
人均收入分组
人均生活消费品支出 单位:元
管局以调查户每户平均生活消费品支出1237.56元。
人均主要生活消费品消费量
百户职工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