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婚丧
第二节 婚丧
第二节 婚 丧
一、婚 姻
1.恋 爱
本地青年男女恋爱多由他人介绍,即一方对另一方产生爱慕之情后,请亲友,同学,同事等双方都较熟悉的人当“红娘”,另一方如同意则建立恋爱关系;或“红娘”将自己熟悉的青年男女介绍到一起,建立恋爱关系。男女青年恋爱年龄都在二十岁以上。
择偶标准也不尽相同,五、六十年代,多看对方品德、性格,脾气和社会关系,有的是组织介绍,“先结婚后恋爱”。七十年代多重视人品、相貌、经济状况等。进入八十年代讲究品德,气质、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也有个别人追求金钱、地位、相貌。
青年男女恋爱时多征求父母意见,老人均以子女意见为主,在某些方面加以指导,也有的讲究父母之命,媒约之言,门当户对,大收彩礼,使子女深受其害。有的青年甚至以出走,脱离关系、服毒自杀等方式反对家长包办婚姻。
2.结 婚
青年男女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即登记结婚。结婚年龄多在20—26岁之间。结婚前,共同到医院接受计划生育教育 (从1980年开始),到公安局、法庭(兵团时到保卫股)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尔后,选择良日举行婚礼,一般以“五双”为好(即公历双月、双日,农历双月,双日、星期天),选 “四双”之日者为多。此时,同学,同事、亲朋好友均单独或相约随礼或送礼,礼品多为生活用具,价值随礼一至十元,送礼十至四十元。
婚礼一般有三种形式:
简易婚礼:一般选择节假日在男方家中举行,男方父母不在此地则在亲戚家或女方家举行,也有的由男女双方所在单位组织操办。在新婚仪式上先由介绍人讲话,主婚人 (一般为单位领导)讲话, 内容通常是向新婚夫妇祝贺并提出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等希望,然后新婚夫妇介绍恋爱经过,向家长和来宾表示决心,最后新郎新娘敬送喜烟喜糖。来宾吃着喜糖、抽着喜烟、喝着香茶、嗑着瓜籽,纷纷祝福新郎新娘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年轻的来宾还要新郎新娘表演节日,这是婚礼的高潮,青年们可尽情地逗闹。七十年代后期增加酒席一项内容,即根据来宾人数安排几桌酒席,每桌八至十人,大家举杯畅饮,谓之喝喜酒,饮至高潮,新郎新娘分别向每位来宾敬双杯洒(来宾亦可回敬),受敬者多说“祝你们幸福”、“祝你们白头到老”等。客人告辞时,多赠予用自做红纸袋或印有“双喜”字样的塑料袋装的喜糖,并送至门口。
集体婚礼:1962年八五九农场等曾举办过集体婚礼,此后中断多年。1982年、1983年各单位曾在节日由工会、团委出面举办过集体婚礼。节俭隆重,会场布置有彩灯、拉花、喜庆标语等,新婚夫妇胸佩大红花坐在台前,亲朋好友、干部、职工分坐于备有烟茶糖果的桌旁。婚礼开始时,鞭炮隆隆,鼓乐声声,尔后,单位领导代表、新婚夫妇代表,新婚夫妇家长代表先后讲话,群团组织赠送纪念晶表示祝贺,最后由青年或儿童表演文艺节目。
旅行结婚:1966年后,城市下乡青年结婚多采取该形式。一般多回男方所在城市举行简易的仪式,小住数天,如女方为本地青年或不在一市者,再到女方原籍住上几天。如男方为本地青年,女方为城市青年,则到男方原籍和女方家各住几天。八十年代后,旅行结婚成为主要结婚形式,不论城市青年还是本地青年,多借新婚之机,到主要城市、名山胜水或祖籍游览,并购置一些高档商品和工艺品。回到家后,有的办几桌酒席,请亲朋好友喝喜酒。
本地对寡妇再嫁非议较多,尤为子女和亲友,使当事者忧心忡忡。单位领导、妇联、工会等则多方为她们牵线搭桥,做亲友的思想工作。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下,寡妇再嫁已有增多,结婚时,多注重实际,添置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衣物,请领导和亲友吃顿饭,恭贺新家庭的诞生。
二、丧 葬
实行土葬,各场均辟有一块墓地。近年来有部分开始实行火化。不论干部、职工、家属故去,单位领导均到死者家中慰问,安排人员办理后事。亲朋好友也纷纷前去慰问,帮助料理后事。
死者入殓前,浴净全身,着全套新葬服(内衬、棉衣、罩衣)、新鞋、新袜、新帽等。棺内用纸裱糊,底部放入白灰或草木灰,上面铺上草纸,再铺褥子,四周各置一枚硬币,死者生前喜好的小物品亦放入,然后将死者装入棺内(俗称入殓),头枕三角形枕头,草纸或白布遮面,盖新棉被,而后订上棺盖。抬棺送葬谓之出殡。由于墓地一般较远,多用汽车,胶轮拖拉机送灵,墓坑一次挖成,移棺入墓穴时,由长子抬棺头,余者相帮缓缓放入。棺木方向一般脚朝祖籍,以示魂归放里。此时长子先铲土放在棺木四角(也有抓三把土置于棺上),尔后众人埋棺成坟。同时将木制或石、水泥等制成的墓碑立于坟头,单位、个人所送花圈放于墓周围。结束后请帮忙者吃便饭以示感谢。葬后第三天,子女和近亲到墓上填土圆坟。第七天再去祭奠,谓之“头七”,尔后再逢“二七”、“三七”直到“七七”、百日、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均有祭奠。满三周年后每年清明之日前往墓地扫墓、培土。老人故去,子女和近亲中辈份小的臂黑纱,不穿艳丽服装,时间多者数天,少者三天。
一般职工、家属故去,单位只组织人员帮助料理后事,按规定报销丧葬费,不开追悼会。干部及有较大贡献的职工逝世,则举行规模不同的追悼会,以缅怀死者对人民所作贡献,教育后人和表达对死者的悼念。通常场级以上干部由局(场)主要领导致悼词,科级干部由副场级干部致悼词,一般干部由科级干部致悼词;烈士按其影响和功绩由有关领导致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