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第七编 人物
第一章 传记
传记
第一章 传 记
“反干涉”斗争四烈士
——彭福旺 高林芹 张信如 蔡友柏
1967年入冬以后,苏联当局蓄意在中苏边境挑起事端。经常出动武装部队和装甲车,干涉阻拦我国边境军民正常的冰道通行,干扰我国渔民正常的冬季捕鱼生产和边防部队的巡逻,对我边民和边防战士进行拳打脚踢,甚至开枪射击,制造了多起流血事件,打死打伤我边境军民数十人。面对苏军的挑衅行为,我边境居民团结战斗,多次列队到国境线上向苏方提出抗议、警告,和苏军进行说理斗争。但苏军却无视我方抗议和警告,挑衅逐步升级,从而导致“一、五”流血事件的发生。
1968年1月5日,彭福旺等四人随八五九农场武装基干民兵连一起到了乌苏里江主航道我侧的七里沁岛。苏军在空中直升飞机掩护下,出动装甲车在边境线上横冲直撞。全付武装的苏军挥舞棍棒,带着军犬扑向我边民。彭福旺等为捍卫祖国疆土不受侵犯,坚定地守卫在江心主航道我侧。岛上灌木枝树茂密,积雪很深,苏军装甲车肆意乱撞。冲在前面的民兵一下被撞倒十多人,彭福旺和高林芹二人,当场牺牲,张信如因伤势过重,在送往五林洞的途中停止呼吸;身负重伤的蔡友柏送到五林洞后,抢救无效于当天也牺牲了。
1968年1月9日,饶河县召开了“反干涉”斗争四烈士追悼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张信如、彭福旺,高林芹、蔡友柏等四人为革命烈士称号。
彭福旺:河南省宝丰县人,1936年10月出生,1947年在本村上小学,1956年在县立高中读书。1958年随兄来到八五九农场,在总场修配厂当锻工。1965年从东安调到八五九农场修配厂。
高林芹:山东省海阳人,1939年 2月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1950年上学。1958年初中毕业后,来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内一旅社工作,1959年调至虎林县第二旅社工作,1963年 2月调至八五九农场饶河面粉加工厂。1963年7月调至东安面粉加工厂,任发电座机修理工。1965年7月调至马场当农工,1966年任农工班长,1967年任马场革委会委员。
张信如:山东即墨县人。1945年 2月出生在一个贫家庭里,1953年上学。1959年初小毕业后回家务农,1961年从事木工活,在村内外做家具。1967年 7月。从山东来到农场,在工程队做临时工,1967年11月,分配到八五九农场武装基干民兵连任轻机枪射手。
蔡友柏:牺牲时年仅二十岁,1964年来到八五九农场参加边疆建设,生前是砖厂工人。
王凌文烈士
王凌文,男,上海市浦东人。1953年12月12日生,1971年,他响应党的号召,下乡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二十四团。牺牲于1977年2月8日,年仅24岁。
1977年8月 28日上午,胜利农场十一队工人王凌文等去平顶山装沙子。在装沙子时,附近沙崖突然塌方,将几名团直家属队的女工埋在沙堆里,情况十分危急。王凌文挺身而出冲向出事地点,用双手拼命地扒沙子,当一位遇难者的头部露出,即将得救时,抢险的人群突然发现沙子又要塌方,大声喊道:“又要塌方了,快跑开”为了抢救阶级姐妹,王凌文不顾个人安危,继续奋力地抢救那位家属。只听“呼″的一声,一座小山似的沙块塌了下来,将王凌文压在沙堆里。大家急切地呼唤着、抢救着,王凌文被抢救出来了,但是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
胜利农场党委隆重召开了王凌文同志追悼大会,农场团委研究决定:追认王凌文为模范共青团员。
黑龙江省民政局,追认王凌文为革命烈士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