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奋力抢修“二抚”路

第六节 奋力抢修“二抚”路


  
               第六节 奋力抢修“二抚”路
  二龙山至抚远公路,是一条全长 235公里的国防干线公路,是国家计划内的国防公路建设项目。兵团从1969年5月中旬开始施工到9月底经过四个半月的艰苦奋战。共投石26.9万立方米,投砂5.07万立方米,投土30万方,修建桥、涵36个,提前20多天完成了任务,并为国家节约经费300多万元。这次施工的特点:工程标准要求高,路基宽度为7.5米,路面宽度为 5.5米,厚20公分;加高、加宽路基和新铺路面 220公里。施工区域地处边远,荒无人烟,蚊虻成群,阴雨连绵。取料困难,全线(除两头以外)无山、无石、无砂、甚至就地取土都困难,取石铺路平均距离达65公里。工程机械比原计划少一半,汽车比原计划(500台)少70台。人员新,近 74名筑路工人。90%是刚来兵团的“知青”,女青年占30%。
  施工部队刚进工地,环境艰苦,条件差,兵团战士自己动手,上山伐木,支起马架,搭起床铺,安营扎寨。就这样在几百公里的公路沿线,筑路战士站住了脚跟。三工区四连干部,在艰苦的劳动中,处处干在战士前面,铺路中取土困难,连长张财首先带头跳进水里挖土铺路。在他的带动下,全连男女战士纷纷下水取土,及时上好料,保证了铺路质量。施工开始,石料供不应求,采石连的战士早上班,晚下班,最紧张时每天劳动达16小时,采石量超过规定指标2—5倍以上。三工区十连战士创造了全连每天采装石料180车的高纪录, 平均每人每天达到了3.5立方,女战士许桂云左臂受伤,尺骨折断,地咬紧牙关,坚持参加劳动。二工区 16连的30名女青年,在采石场上炼出一套打锤的硬功夫,和男青年一样,能—口气打二三百下,成了采石场上的干将。为了节省施工工经费,大家提出“没有工具自已造,没有材料就地找,没有筐子自己编,没有扁担自己做,铁锹没有木把自己安”。据不完全统计施工期间筑路连队前后改制汽车零件340多件,全工期一共自己铆焊大梁182个,为国家节约17万元,指挥部管油料的共节约运费17.6万元。工程组节约油料费1.5万元,工程各级领导机关,共节约间接费用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