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营规模
第五章 经营状况
第一节 经营规模
建场二十七年,本场始终贯彻以农为主,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
建场初期,在“五边”建场方针的指导下,大量开荒建点,到1960年经营规模发展到10个分场,117个生产队,其中:农业队80个,畜牧队13个,林业队4个,渔业队5个;副业队4个。在工业方面:粮油加工厂8个,农机修造厂2个,修理所6个,基建队7个;拥有拖拉机192台,汽车34台,机驳船24艘。职2E6038名。当时场域波及整个饶河县境,面积达6,7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八十万亩,五业总产值达791万元。这是农垦局时期八五九总场经营规模最壮观的年代。
1964年,新八五九农场成立,生产队缩减到21个,其中;农业队13个,畜牧队2个,渔业队1个,工程队1个,另有粮油加工厂,修配厂、砖瓦厂、汽车队各一个。播种面积十万七千亩,拖拉机52台,收割机30台,汽车27台,职工3249名。
1969年4月沈阳军区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十三团成立。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发展到9个营、61个生产单位。耕地扩大到三十九万五千亩,拥有拖拉机187台, 收割机108台,汽车67台,机动船2艘,驳船1艘,职工九千零七十三名,是新八五九农场成立以来职工人数最多的时期。
1979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后,生产开始向前稳步发展。到1983年底,农场调整为3个分场,57个生产单位,其中:农业队34个,林业站4个;畜牧队1个;渔业队1个;另有工副业单位17个。播种面积42.3万亩,拥有拖拉机315台,收割机214台,汽车97台,推土机58台。田间防护林22,150亩,占播种面积百分之五。畜牧业发展缓慢,到1983年牲畜存栏数:马277匹;牛223头,其中奶牛59头,猪4,289头,鹿77只。(见附表一至三)
工业:一砖厂年生产红砖1,200万块,制材厂年加工木材3,077立方米;面粉加工厂年生产面粉三千吨。
养殖业:新建养鱼池570亩,饲养鱼苗二百五十万尾。人工种植木耳两万段。
总之,建场二十七年来的农场的经营规模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而波浪式向前发展的,农业内部的生产结构不平衡,比较单一。到1983年,本场已具备一个大中型机械化国营农场的规模,工副业生产正在稳步发展,开始改变单一的生产结构,向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