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粮豆种植与产量按照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的条件,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三大作物。其比例要求: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50—60%;大豆占30—35%,玉米占10%左右比较适宜。
但是从建场至1970年,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没有跟上去,排水沟渠没有配套,每年麦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涝灾,小麦播种往往完不成计划。小麦占的比例,分别减少到21—48%;而大豆比例面积相对增加,其比例达到36—65%。 (见附表2)
粮豆单产、总产和每个农业工人生产的粮豆数量的高低,一般随着年景的好坏和各时期人员多少而异。1969年气温偏低,大豆亩产37.5公斤,粮豆平均亩产85.3公斤,总产15,955吨,每个农业工人生产粮豆3,795公斤;1973年因春涝,小麦5月2日开始播种至6月18日结束,平均亩产41.5公斤,粮豆单产46.5公斤,总产15,052吨,每个农业工人生产粮豆3,480公斤;1981年,小麦长势很好,由于麦收遇涝,小麦没收回来,亩产34.9公斤;大豆苗少,草荒较重,亩产17公斤,粮豆平均亩产27.4公斤,总产11,508吨,每个农业工人生产粮豆2,279公斤;1982年,由于旱,小麦亩产50.5公斤,粮豆平均亩产83.5公斤,总产34,846吨,每个农业工人生产粮豆10,940公斤;1983年,年景很好,小麦亩产198公斤,大豆亩产132公斤,粮豆平均单产168.4公斤,粮豆总产71,240吨,每个农业生产工人生产粮豆24,890公斤。
附表2 历年三大作物的种植比例
历年粮豆生产情况 单位:千亩、公斤、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