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面粉厂一、建置沿革:
建场初期,农场职工口粮由国家供给。从1959年秋开始自给。由于当时农场没有加工厂,粮食加工靠石磨、石碾了,供不应求。只好把原粮运往富锦县粮油加工厂加工。
1962年农场开始筹建面粉加工厂。1963年在东安下营建成面粉加工厂,当年投产。属总场领导。
1964年新八五九农场成立后,东安面粉厂划归新八五九农场。
1969年,为适应战备需要,二十三团党委决定,将面粉厂从东安下营搬迁到喀北村(今17队)东侧,距农场部6公里。改称工业二连。隶属团后勤处商业股领导。1977年兵团撤销,归农场商业科领导。
1983年,农场体制改革,面粉厂归商业粮食外贸公司(商粮贸公司)领导。
二、经营项目:
八五九农场面粉厂,初期以面粉加工为主同时还经营豆油、酿酒、酱油、醋等加工业。1969年改为工业二连后,变为单一的面粉加工。1983年实行专业承包,发展多种经济,又将多余的10名职工分离出来,从事养猪和其它副业生产。
三、生产规模及生产设备:
八五九农场面粉厂,有职工100余名。建厂初期,从天津郊区公社购入五百毫米单式磨粉机成套组合器,皮麸楂混走粉路,全开运日产面粉12吨。
到1983年底,全厂有固定资产净值373,794元,占用流动资金226.367元,厂房面积为3095平方米,其中三层楼式砖瓦结构厂房913平方米,全厂有职工70人。
四,生产效益
1978年以前,农场对面粉厂实行粮油倒挂补贴。只要求保证全场口粮供应,不要求盈利。
1979年后,落实生产责任制企业经营效益与职工切身利益挂上钩,从而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首先对运转十几年的磨粉机,进行了更新改造,采用加强清杂、升温润麦,提前刮尽、筛选、前路出粉的先进技术。日加工小麦36吨,比原设计生产能力提高两倍。出粉率由1979年以前的77.7%,提高到81%。面粉质量也由以往的普通粉上升为国家规定的标准粉。1982年至1983年,均被评为垦区优质产品。除此之外,在能源消耗、加工费用方面,也逐年降低,使面粉吨成本由1979年459.5元,下降到1983年的428元,比国家规定标准低28元。
面粉厂产值产品质量及盈亏状况 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