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第十四章 房屋建设
第一节 概述
房屋建设不仅是农场发展生产的需要,而且是群众生活之必须,随着拓荒者的到来,农场的房建工作同时开始。
二十七年来,农场的房屋建设,也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简陋的土坯房到砖瓦房。
建场前,原有七个自然村屯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1957年春,进场的铁道兵战士们,在未曾融尽的雪地上,插旗定点,就地建房。职工的第一批住宅小马架就在千古荒原上矗立起来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1958年,第一座砖瓦结构的总场办公室在东安下营落成。从此,各生产队相应建起了拉哈辫,干打垒,木头垛等各式简易住房。1964年以后,简易房停止建设,除少数公用房为砖瓦结构外,职工住宅普遍建造土坯房,1969年后,农场停建土坯房,开始建造砖瓦平房和少部分楼房。
但是,由于建场以采长期采取“边生产,边建设”和“先治坡,后治窝”的方针,房屋建设欠帐过多,到1983年底为止,仍有2058户职工住土坯房,占总户数的55%。
建场以来,无论哪种住房,都是公建公有。从建土坯住房后,住户开始交房租费。1965年场长高清林提倡“自建公助”,即:动员职工自己建房,公家给予材料、运输,人力等方面资助,房屋建成后产权归己。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兴起,“自建公助”未能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