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路建设
第二节 公路建设
一、场内公路
1963年前队与队之间只有便路可通。夏涝冬雪阻碍通车。1964年开始修建场内公路,到1983年以场部为中心的场内公路交通网已形成。两条主干公路呈十字交叉穿过场部中心,东西南北联结43个居民点。其公路分布如下:
(一)民主至东安公路
全长34公里:民主到场部,16公里,场部至东安18公里(1965年建的砂石路),公路走向是由西北向东南,穿过场部中心,终点东安镇。这条主路由场部到民主,途径3队(龙南)7公里,3队至2队(龙西)4公里,2队抵水泥厂3公里,水泥厂至1队(民主)2公里。
从场部到东安,首抵水利大队(和平)5公里,再到19队(勒北)3公里,19队到20队(勒山)2公里,20队至一砖厂2公里,一砖厂到东安下营5公里,下营到东安镇1公里。
(二)17队(喀北)至40队(石头山)公路。
公路走向由西向东穿过场部中心斜向东北,终点石头山,全长61公里。
17队西接抚饶国防公路是1968年修通的,1973年铺砂石路面。从此,西沿国防公路可通胜利农场,沿胜七公路到建三江管局。南沿国防公路可达小佳河和饶河县。
17队至场部7公里,由场部至石头山,途经7队4公里,7队至9队5公里,9队到10队5公里;10队抵土2队8公里,12队达25队14公里;25到26队3公里;26队至33队2公里,33队到35队13公里,35队达38队1公里,38队到40队6公里。这一条公路是1978年修通,1982年铺砂石路面至33队。
这条主干公路配有若干支路;17队至10队(迟东)2公里,17队到毛金沟林业站3公里;(1969年修通)科研站至18队(大板)1公里,8队到9队3公里,9队至24(黑林泡)6公里,(1971年修通),24队到15队(柞林泡)5公里,10队至11队(东道林)2公里,新河桥至22队10公里‘12到30队(外小山)21公里(1974年修通)30队到28队(饶岗)10公里(1982年修通);12队至13队(迟德)4公里,13队14队(迟北)5公里(1970年修通)38队(二砖厂)至37队(大林子)5公里(1982年修通)
二、场外公路
从本场到七星农场的公路,1967年农场组织修路队修到胜利农场9队,长16公里。1968年和胜利农场一起从胜利农场场部修到火烧孟(今创业农场场部)从而沟通八五九农场至七星农场的陆路交通。
1969年后,通往场外公路有;北面从场部至前锋农场30公里到抚远县140公里;西面先到胜利农场20公里——红卫农场51公里——创业农场82公里——建三江管理局119公里——富锦171公里——福利屯273公里——佳木斯358公里,——哈尔滨738公里。往南行经胜利农场到小佳河43公里——饶河县123公里。从陆路通车后,交通四通八达,再不受水涝冰雪限制,一年四季均可通车。
三、专业修路队
1979年组建专业修路队,有筑路T35人,装备“依法”翻斗车10台,嘎斯车一台。到1983年筑路工增至81人,设备又增加东风牌大板车一台;60型推土机3台,红旗100型推土机2台,空压机一台,风钻1台,压道机1台,刮路机2台。修路队担负场内主干公路的维修和砂石路面的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