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仓库管理物资仓库是在农场流动资产集中保管的重地。从1966年起农场建立了管理制度。从此规定;凡进货必须两人以上进行验收、核对装箱单、检查产品合格后、验收无误,及时填写验收单,建卡入帐,如发现数量、质量、规格不符,要及时向上级汇报,未经验收的产品,不准发放。
对保管员的要求,凡是同一名称、规格、质量之物,应放在一起;凡成台成套机械不准拆开存放;凡是精密贵重的物品,应放在固定可靠的地方;凡有毒物品,要设明显标牌,妥为存放;凡易燃、爆炸物品必须认真按规定单独保管,还要及时上盖下垫,防潮防晒。
对物资堆码,要求应以五和五的倍数堆放整齐、美观,并便于清点发放。
保管员还要做到帐物相符,降低物资自然损耗,千方百计保护进库物资的安全。
在领发料手续上,1957年到1963年是需要就领,领来就发,1964年建立领发制度后,领料按计划,并指定只有材料员才能到仓库领料,仓库开出库发票,每月底通过计财科转帐。
1981年全场实行代金券后,各单位凭代金券到仓库买料,仓库还开出库单,给领料人带回单位报销。
农场仓库及各生产队仓库,于每年12月15日至20日,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盘盈收入下年度库存,盘亏打入当年成本,还要追查原因,酌情处理。
对三项材料库存规定:不得超过平均每亩4元,但历史上都超过,只有到了1983年,实行专业承包之后,才降至每亩平均库存2.89元。
三项材料库存情况 单位:万元、元
上表说明,建场几十年来,只有进行改革,落实各种生产责任制之后,才扭转三项材料超储现象。
注:物资志的资料来源于物资库的潘良伯(会计)、钱家行(科长),孙康仁(副科长)、孙洪州(保管员)、孙超(仓库主任)、熊成举(油料助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