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统计工作

第二节 统计工作


1958年至1963年八五九总场设计划科管计划和统计工作。基层生产队由核算员兼统计,负责原始记录汇编、数字统计上报分场。
  1964年新八五九农场成立,计划科专设统计助理员一人——张柏春负责全场统计工作,各基层单位相应设统计员一人。“文革”期间,统计工作曾一度中断。
  1969年4月二十三团成立后、设计划股。由于强调精神万能,忽视经济核算,因而统计工作相应减弱。
  1977年恢复八五九农场后,注意经营管理和成本核算,从此统计工作受到重视。计财科专设统计室,配备专职统计助理员一人。
  1980年后,本场实行财务大包干,生产队又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各级领导为了掌握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和有力的指挥生产,转而重视统计工作,使统计工作日趋完善,为“五业”成本核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1983年经农场考核评定,有18人被授予统计员的技术职称,并列入干部管理,享受浮动一级工资和每月补贴15元的待遇。
  统计员的培训工作,从1979年始先后进行过四次。另外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统计原理电视讲座》的有43名,参加统计电视函授的有两名,参加辽宁财经学院统计函授的有两名。通过各种函授、培训学习,借以提高统计业务水平。同时对统计工作实行定期的统计报表(月报、季度报、半年报及年终报表)评比制度。借以提高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率。
  1981年~1983年总局在我场作“农产量及家庭经济凋查”,使统计工作更富有实际意义。
  我场全面系统的统计,1972年曾汇总过一次,后来又中断。恢复八五九农场后的1981年才完成全面系统的数字汇编和统计工作,相沿至今。
  1985年全面兴办家庭农场,统计工作由农业副队长或副职干部兼职,统计内容与以前一样,仍坚持报表制度,为各级领导了解计划执行情况,指挥生产,掌握开支,明了生产进度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附统计队伍一览表)
             一九八四年统计队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