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广播、电视

第二节 广播、电视


八五九农场有线广播站是于1958年5月在总场场部东安镇建立的,设备有150瓦扩音机一台,配有一名工作人员,同年8月购进一台1000瓦扩音机。1958年底场社合并,农场广播站迁往饶河镇。1962年场社分开,广播站又迁回东安镇,这时期广播站配备工作人员四名,设备有一台1000瓦扩音机。广播范围是老八五九农场四、五、六分场场部。1964年新八五九农场成立,广播站从东安搬到现在的场部地区。工作人员两名(播音员一人、技师一人),设备有500瓦扩音机一台。1972年开始在现在的一、二、三分场和原反修营分别安装了250瓦扩音机,用以加强有线广播的作用。但由于各分场没有配备专职人员,管理不善、作用没有发挥好。今八五九农场广播站仍有工作人员两名,设备有500瓦扩音机一台,录音机三台,转播机两台。在指挥生产、传播科学知识,生产知识、活跃农场的文化生活,宣传好人好事、打击不良风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场的有线广播事业在老八五九农场时期,新八五九农场时期及兵团时期,由于我场地处边远地区,交通不便,通讯设施落后,加之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收音机还没有在农场普及,因此有线广播在这三个时期所起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做到了队队通广播,家家有喇叭。近年来随着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在职工家庭中逐步普及,有线广播这种宣传工具显得落后了,也不那么为人们所重视了。但就农场内部来说,有线广播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生产知识、指挥生产,宣传农场内部的好人好事等方面,仍有着它不可轻视的作用。
  本场有线广播的传输方式一直是利用电话线路进行的,专设线路很少。播音的形式与内容基本上是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黑龙江省广播电台的节日为主,自编节目为辅,播音方式由直播变为现在的录音广播。录音次数每天三次,播音时间每天四个小时。现在的农场广播站已具备齐全的收、录、放设备。农场内部的有线广播已形成相当规模的有线广播网络。
  电视机于1979年开始进入市场,但由于我场地处边陲,接收效果差,农场仅有几台电视机。饶河县电视台、建三江电视台和胜利农场电视台的相继建立,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农场的电视收看效果,电视机也随之开始大量增加。到1983年底,农场内部已有电视机872部,农场区域内架设合理的室外天线均可看到清晰的电视节目。电视机进入农场、进入职工家庭,大大活跃了农场职工的文化生活,加强了农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