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郭是个好同志
小郭是个好同志
黄大湘
小郭何许人也?——中等身材,二十来岁,黝黑的脸上闪着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他是1958年3月10日由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转业(35名学员中的一个一一郭锦明)来北大荒的。一来就在八五九农场五分场六队(今十九队)当农工。后来又调到基建队当力工,畜牧队当饲养员,多种经营队当养蜂员。真是时光易过,一晃就是五年!
在建场初期,物资短缺,工作和生活条件甚为困难的情况下,一个刚从大城市的大学门,眨眼来到北大门,生活环境如天壤之别,对小郭来说,不能不是严峻的考验。小郭并没有向困难低头,向困境屈服,而是满怀建设北大荒的豪情,投入到建设北大荒的行列。工作中任劳任怨,生活上克勤克俭,在三年的自然灾害(1959—1961)面前,有一个冬春,每人每天只吃两顿代食品,每天还要坚持劳动六小时……。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坚强的信念一一为建设好北大荒,是难以支撑住自己的1而小郭总是由一道难关闯过一道难关,而总是乐呵呵的啊!
1962年初春,多种经营队党支部研究决定:从蜂场调出小郭当司务长,管本队食堂和供应每家每户的口粮。由于本队点多线长,保证口粮供应和办好集体食堂,不是一件易事。而小郭想到的是,全队两百多口人的生活,需要有人管有人保证,小郭二话没说,就答应下采了。
群众得知小郭当司务长,背地议论说:“管伙食的换来换去,没有一个不揩油的”。小郭听了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特别在节日分配糖果、烟、肉时,总是先人后已,往往是把节日的东西分发完了,他应摊的那一份也没有了。同志们说,“摊给你的,你应当留下”,而小郭总是说:“自己少吃一点没关系,还是把每人一份分够了再说”。
为了办好食堂和供应好全队口粮,小郭处处以身作则。在食堂每当卸粮卸盐时,他总是抢着干,虽个头不大,两百斤重的大盐包扛了就走,给食堂挑水时,总是挑大水桶。为了改善好食堂伙食,自己起早贪黑的给食堂推磨,让同志们喝到豆浆,吃到豆腐。
在保证口粮供应上,每月小郭都要跑遍所有的点。由于多种经营队点多线长,每发一次口粮,得跑六、七十里地,往返途中,经常要在别的队食堂吃饭,吃饭是要付粮票的,而小郭绝不动用随身所带的公用粮票,而总是打欠条给食堂,待回队后从自己的口粮中领取粮票而后去换回欠条。
有一次他到斯摩勒山的寒葱沟以西的和平蜂场送粮回队时,由于过度劳累,晕倒在半道上。队里得知后,马上派人把他接回来,而他总是说:“我还行……”。
每当炊事员有病,他就顶班当炊事员。对有病的炊事员,倍加爱护和照顾。由于小郭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带来了好思想好作风……,很快扭转了偏见。一个称道小郭是个好同志的赞美声,不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