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八五九农场一九六六年机务工作措施
国营八五九农场一九六六年机务工作措施
一、指导思想:
突出政治,坚持四个第一,发扬三八作风,建立一支思想,作风、技术、质量四过硬的解放军式的机务队伍。坚决贯彻机务工作的五项标准化,为在六六年实现亩产250斤,总产15,000吨而奋斗。
二、四个过硬
思想过硬: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为革命种田,科学种田,为高产服务的思想。做到一心为革命、一切为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风过硬:有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硬骨头精神,树立勇敢、顽强、雷厉风行的作风,发扬三八作风。
技术基本功过硬;作业、运输,修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低消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开得动,拖不垮。
三、五个标准化
(一)田间作业标准化:
1、翻地作业:作到适时耕翻,达到规定耕深。耕深、耕幅一致,不漏耕。翻垡良好,覆盖严密(地面杂草压3CM以下)。耕的直,地头、地边整齐(打枕地线)不起明条。(注:Cm=厘米)
2、整地作业:达到规定深度(轻耙12CM,重耙15CM),耙碎、耙平(每平方米5公分直径土块不超出5个),适时抢耙,墒情适宜。
3、镇压作业:达到土壤沉降,下墒上接,碎土保墒,少重不漏。
4、播种作业:播量准确(不超过规定±2%)种子分耕均匀(各排种口的排种量差不超过2—3%)不伤种、不断条、不重、不漏(台组内行距差允许±2CM,机组临接距差允许±3CM,机组往复临接差允许±4CM)耕深一致,(麦类播深3一4CM,大豆、玉米4—5CM),覆盖良好,播行直,行距一致,地头整齐。
5、苗期耙地:适时耙地,杀草率达70%以上,少埋苗,减少伤苗。
6、中耕除草;适期中耕,深度达到要求(特别是一,二遍,要深松土),培土要碰头,沟底有坐土,不埋苗,不压苗、不铲苗、不伤根,护苗等控制在12CM以内,不错行、不漏耕,地头、地边要耕到。
7、收获作业:适期收获,割茬低(小麦20CM以下,大豆不漏荚)收净,脱净(总损失大豆不超过4—5%,小麦不超过3—4%)子粒破碎小麦不超过2%,大豆不超过4—5%,秸秆要集堆,随时处理。
为了达到田间作业标准化,必须坚持五不准:
1、任务不明,质量不明不准作业。
2、田间准备不好,如有障碍物,无标杆(翻、播)不准作业。
3、农具不合格不准作业。
4、机车路线不明,作业速度不明、不准作业。
5、安全措施不全不准作业。
(二)技术保养标准化
1、认真执行按时、按号逐条的计划保养制度,准确记载主副油的消耗以保证正确的保养周期(允许相差±10%)各号保养必须按农场发的保养任务单规定的内容,逐条逐项进行,不准减少或不做。
2、在保养方法上,执行双班保养,明确分工,做到双班人员同时参加保养。保养部位分到个人,明确责任,一包到底。包车组长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工作,严格交接制度。
3、做到五净、三好、六封闭,二回收:
五净:油、水、空气、机具、工具等五净。
三好:拖拉机、汽车、康拜因农具使用好,调整好,保养好。
六封闭:主油箱口、副油箱口、磁电机、机油加注油口、油尺、汽化器等做到六封闭。
二回收;各柴油回油管和输油泵回油孔的回油用封闭容器收回,及各种废件收回,实行交旧领新制度。
4、执行工艺路线制度,保养时不准乱拆,大卸,严格按照工艺保养路线顺序执行逐条逐项进行保养。
5、加强附加保养制度:作业时要勤检查,细保养是减少机、农具故障的有效措施。
6、机务副队长有计划的轮流参加班保养,并检查各机车技术保养情况。
7、机务副队长亲自参加号保养,机务科有计划参加三号保养,抽查其它的号与班保养,四号保养在修配厂进行。但有厂房的队,可在队进行。修配厂参加(机务副队长参加号以上的保养和机务科参加三号保养均算作干部参加劳动)。
8、逐步的实现机油和黄油的过滤净化制度。
(三)管理标准化:
1、农具场、停放场做到四好、四无。
四好:汽车、机,农具排列好,技术保养好,清洁卫生好,交接手续好。
四无:夏无草,冬无雪,机无生锈与腐蚀,零件无乱放。
在农具修理工作土,要贯彻长年维修制,做到随到随修,农具包到车组,做到三包二固定。三包:包修、包用、包管。二固定:队固定到车组,车组再固定到个人。
用完的农具立即修理,首先在维修场擦洗干净,检修后经生产队和机务副队长验收合格后,按规定地点垫起涂油停放。
2、汽车、拖拉机的管理
汽车、拖拉机管理必须做到外无油泥,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缺零件。农场经常检查,达到要求的允许作业,不符合要求的采取封车。汽车、拖拉机停放按规定执行。
拖拉机使用操作上必须做到三不要,四不开、五不准,五认真、六慢。
三不要:不要乱拉、乱用,不要乱拆乱卸,不要乱停放。
四不开:温度不够40℃不开;机器有异声,夜间作业无照明不开,保养不好不开;非本车人员不开(特殊情况经机务副队长批准方可开)。
五不准:不准超负荷,不准轰大油门,不准急转弯、猛冲、蛮干;不准主副发动机超过额定转数;不准长时间小油门空转。
五认真:认真检查,认真保养,认真交接班,认真搞好核算,认真保管。
六要慢:会车要慢,倒车挂农具要慢,空行牵引农具要慢;转弯要慢,上下坡过桥要慢;道路不平通过村庄要慢。
3、油料管理:
(1)做到四净:油桶油罐净,油泵过滤器净,加油工具净,油库内外净。
(2)做到二沉三过滤柴油油罐经96小时沉淀;油桶48小时沉淀。柴油三级过滤。
(3)做到缓冲卸油,浮子取油,封闭加油,工具专用。
(4)做到五不准;
a 数量交待不清不准加油。
b 柴油沉淀小时不够不准加油。
c 逐步实现机油、黄油不过滤净化不准加油。
d 加油工具、加油口周围不净不准加油。
e 主付加油工具不准放在田间地头。
(5)做好防火工作:
油库范围内杜绝烟火,不准放其它物品,油罐车要有接地装置,照明用电筒。有防火公约和防火设备,特别是对机车及康拜因要做好防火工作。
(四)技术档案标准化;
1、车组应固定一个人做记录员,对作业保养任务单认真填写,妥善保管。
2、逐条逐项进行保养,认真填写任务单,机务副队长负责保管签字,将附页上报农场机务科(每月报一次)。
3、技术登记簿分农场和生产队二级保管(机务副队长管理)
4、事故报告制度:
(1)一般人身机械事故,机务副队长亲自检查,并填写报告表,三天内上报农场机务科。
(2)大事故发生时要立即向农场汇报,生产队负责保持现场。经农场检查后再处理。
(3)上述事故发生后,必须在12小时内用电话向农场汇报,再填书面报告。
(五)修理标准化;
一、修理工作必须突出政治,搞好革命化和科学管理企业,克服薄弱环节。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整顿,提高修理质量,降低成本,为稳产高产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做好三个面向。
修配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必须贯彻以预防为主的计划维修制度和常年维修制度,以修为主,修配结合。以农为主,统筹安排其它林、牧、副、渔、运输等机械的修理工作。多、快、好、省地为各项生产服务。改进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以企业革命化和职工革命化、做好三个面向
1、坚决贯彻随到随修,农忙要下队,假日有值班,服务到队,深入到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机车故障修配厂要大力协助(生产队直接与修配厂联系)必须做到有求必去,有问必答的优良作风。
3、生产队进行三、四号保养时,派修理工参加进行主要部件的调整和操作指导。
4、加强厂队联系,避免或减少人员的来回空跑。能在电话办的要在电话处理,能便信做的事情要信件处理,能主动去的,就不要对方来,做到节约不浪费人工。
5、搞好技术革新,给生产队解决一些必要的小型工具设备,如砂轮架,修理变形耙片、开沟器圆盘的胎压具,为农具修理样版化创造条件。
三、逐步贯彻修理标准化,降低修理成本
1、逐步实行修理标准化,贯彻文明生产,实现拆装工具化。
2、加强废件再生和旧件修复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要求修配部门上半年做好废件再生和旧件修复的准备工作。下半年将这方面的组织建立起来,订出计划,明确任务,提高质量,做到节约。
3、企业制度化的管理:
企业管理制度化要迅速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这主要是因为修配业扩大,设备增多,任务繁重,要求高。因此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管理方法来领导企业生产,使其促进生产和发展生产,要向大庆学习,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做到生产加工有序不乱,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专责,一切都要按制度办事和走向计划管理。
这五个标准化是互相联系的,从生产战线来说,机械作业是前线,直接参加生产战斗的,而其它四个标准化是后方。所以1966年我们要贯彻以田间作业标准化为中心的五个标准化。要前线打好仗,必须有坚强的后方工作来保障,要机械作业标准化,就必须有修理标准化和保养标准化作保证。只有机具、油料、物资管理和技术档案标准化,才能实现技术保养和修理标准化。五个标准化缺一不可,互相制约,必须全面实施贯彻执行。
四、技术培训工作
1、领导重视,以老带新,传经验,带作风,大胆放手的参加实际工作锻炼。
2、农场开办半耕半读的机务技术学校。今年各队选拔五名新学员,成立学员班,实行农机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锻炼(不享受机务人员待遇)。
3、能者为师,互教互学,做到随时现场传授,时刻注意对新生力量的培养工作。
4、在农闲季节是农场举办短期训练班、培训现有机务人员的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