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2003年
2003年
4月17日 农场成立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办公室,地点在机关值班室, 各科室轮流值班,在十七队、一队、三十二队分别设立了检查站,在种鸡厂建立了“非典”留观站。
4月18日 一场大风将农场职工1 910栋水稻育秧大棚刮坏。
5月1日 分局大田播种现场会在农场召开。分局局长王道明、副局长于金友及各农场场长、主管生产的副场长、分局农业处、农机处、种子公司的领导近60人参加了会议。现场观看了农场二队大豆大垄覆膜、六队气吸式点播机大豆播种。
5月9日 上午9时,农场举行职工医院大楼奠基仪式。
5月10日 场区中央大街白色路面附属工程——人行路建设开工, 人行路全部铺设彩砖,沿路涵桥统一下暗管。
6月1日 机关广场彩灯更新扩建工程开工。
6月12日 农场“非典”指挥部随着全国“非典”疫情的解除而撤销。全场历时 40天的抗击“非典”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7月1日 历经30个春秋的俱乐部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拆除兴建职工住宅楼。
7月9日 四平农村信用社成立,主任王清友。
7月12日 自春播以来农场遇大旱,5月10日至7月 12日两个月无降雨,小麦出苗仅三分之一,整个春季降雨仅19毫米。
7月16日 场区中央大街与乌苏里江路“红绿灯”开始安装。
7月26日 农场考生尹飞龙在高考中,以总分607分的优秀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这是农场有史以来第一个考入最高学府的考生。农场决定对该生在校期间每年给予1万元资助。
8月7~8日 总局水利工作会议在农场召开。与会人员观看了乌苏里江灌渠及护岸工程。会上部署了垦区防汛抗旱工作。
8月23~25日 分局第十届乒乓球赛在农场举办。
9月1日 由于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全场 4万亩小麦严重减产,亩产只有30~50公斤,农场对种植小麦的职工给予了地租减让。
9月6日 晚16~17时,农场初三学生张宇将同班学生用刀捅死。张宇被劳教两年,并对受害者进行了经济赔付。
9月10日 农场在交通二楼会议室召开发展畜牧业大会。农场机关、场直单位主管领导、驻场单位领导及各生产队长近 20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农场下达了发展绒山羊吸储指标和养殖绒山羊的任务。
9月24日 国家西部开发办公室副主任王志宝, 在副省长付晓光的陪同下,来农场考察乌苏里江湿地补水灌溉工程。省林业厅厅长韩东升、省农垦总局局长吕维峰、副局长张广勤、分局局长王道明及农场领导陪同考察。
9月28日 全场种植的2万亩水飞蓟,前期干旱出苗不齐,产量下降,最高的只有80公斤,最低的只有10公斤左右,由于产量降低,市场价格高涨,水飞蓟价格增至每公斤9元。
9月30日 农场黄野彪、张云、韩东来3名选手,代表分局参加总局司法局举办的垦区“村官法律知识竞赛”获第一名,总局分别奖给每人一台摩托车。
9月30日 为庆祝建国54周年,分局“夕阳红艺术团”来农场演出。
9月 八五九分公司总经理刘相增赴以色列考察。
10月20日 场内大豆价格突涨,没有清选的大豆每公斤达2.8元。
10月23日 一场大雪将全场10万亩大豆和部分水稻压倒。10月31日,农场召开紧急会议,人手一把镰,抗灾抢收。分公司总经理刘相增,农场场长、党委书记刘庆君等场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到科研站2号地抢割大豆。全场割豆人工费由每亩20元上涨到30~50元,水稻达到每亩100元。
11月26日 建筑面积3 130平方米的农场职工医院竣工并举行开业庆典。
12月28日 农场十一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在交通二楼会议室召开。
12月 葛柏林家庭农场被授予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并获一台胶轮拖拉机奖励。
12月 底云海小区1号住宅楼(原农场百货商店处)竣工,面积6 410平方米。
本年度 农场为九队、十队、三十七队、砖厂副业队打人畜饮用水井4眼。
本年度 为加快撤队并区步伐,农场将八队并入九队,六队并入科研站,二十六队并入三十队,四十队并入三十七队,十一队并入十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