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自然灾害

第六节 自然灾害



                 第六节 自然灾害
  1983~2005年的23年中,农场旱、涝、风、霜、雹和病虫害常有发生,据23年的统计,有14年涝灾,3年干旱,只有6年降雨正常。
  一、涝 灾
  农场严重春涝的年份达7年,最为严重的是1991、1994和2004年。1991、1994年,4至 6月降雨量分别为255.8毫米和258.4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的 34%,是23年间同期降雨最多的两年,形成严重的春涝。1991年六七月降雨达494.7毫米,其中6月降雨 149.7毫米,7月降雨245毫米,各种作物受灾严重。2004年5月份降雨153.3毫米,使麦播和大田播种受到严重影响,农场紧急从外地调来早熟大豆品种应急。
  其余7年的6、7、8月集中降雨量超过了400毫米,其中1994年超过450毫米,给农作物田间管理造成困难。
  二、旱 灾
  23年间,农场有3年4至6月的降雨量不足100毫米;1989和2003年仅分别为58.8毫米和54.2毫米,形成严重的春旱,造成大豆荚干土,出苗不齐,造成减产,小麦亩产只有30公斤。2005年5月20日至7月19日,60天降水不足20毫米,麦类受害严重,亩产最低的50公斤,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不同程度受灾。
  三、虫 灾
  23年间,全场虫灾发生较少,有些年份虽有虫害,但通过防治对农作物没有严重影响。
  四、病 害
  农场病害主要是小麦赤霉病和大豆灰斑病,孢囊线虫、碳咀病、菌核病、疫病以及水稻稻瘟病等,经过及时防治对农作物没有大的影响。
  五、风、霜、雹灾
  风灾对农业生产影响主要是春、夏、秋三季,春天对水稻育秧大棚影响严重,2003年 4月18日一场大风达7级,将全场1 910栋水稻育秧大棚刮坏,造成严重损失。夏季对麦类影响较大,秋季对大田作物危害大。
  23年来,霜、雹灾对农场农业生产影响较大。1997年9月 12日,一场霜冻是近30年来初霜冻出现最早的一年,全场大豆出现不同程度减产,严重的出现青豆。2002年7月至8月,全场水稻遭受 70年不遇的冷害,水稻全部受灾。除此之外,雹灾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1996年7月,十三队受到冰雹危害,受灾面积1 000余亩。1997年8月上旬,十九队、二十一队等单位受冰雹危害,面积4 000余亩。1998年7月,十二队、十三队部分地号受到冰雹危害,大豆受害面积5 000亩。2002年6月17日,十六队、十七队部分地号,受到冰雹危害,面积5 000余亩。2004年8月,十队、十二队、三十队受到冰雹危害,大豆、水稻、玉米受到危害严重,面积2万余亩。
  1984~2005年期间,农业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主要是以旱灾和涝灾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次之是冰雹、霜冻等,对农业生产也产生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