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耕作
第四节 耕作
第四节 耕 作
1984~1995年期间,农场耕作措施仍是以平翻为主,后逐步开始并推广应用深松耙茬技术。但是由于当时机车马力(动力)小,多年形成的犁底层,很难一次性耕耙透,使深松技术推广面极不理想。有些生产队虽然采用了深松耕作技术,但因为难以达到作业标准,第二年又改变回了原来的耕作方式。为此,深松耕作制,在1984至1995年期间,推广的不是很理想。
1995至2000年期间,随着农机具更新速度的加快和田间作业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深松耙茬、浅翻深松的耕作方式才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深松机具也由原来的框架式深松机发展为全方位式深松机、鹅掌式深松机、管道式深松和浅翻式深松机。并能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深松机具,打破了犁底层,疏松了土壤。 使大豆平均亩产提高130~150公斤,小麦平均亩提高到 225~275公斤,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农场引进一台美国凯斯公司生产的深松联合整地机,深松、粗耙、碎土一次性完成,成本低、速度高、效益好,班次作业面积能达到1 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