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土壤改良

第五节 土壤改良



                 第五节 土壤改良
  一、旱 田
  农场土壤改良,旱田主要是以轮作换茬、改革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在轮作制度的实施上,农场逐步建立了麦-经(玉)-豆的三区轮作制,并通过有效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监督执行;应用推广了深松和浅翻深松技术,加深耕层,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起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实施秸秆还田,1984至1994年期间,农场培肥地力以秸秆还田为主,农场在生产技术措施中下达指标,秸秆还田的比例,小麦为100%,大豆为10%~20%。1995至2000年,农场麦类还田达100%,大豆达50%以上。2001至2003年,大豆还田达60%~70%。2004~2005年,大豆还田达60%~80%。虽然在土壤改良方面农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但是土壤板结、容重偏高的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
               历年轮作换茬情况统计表
                 (1985~2005年)
  表2—3                               单位:亩



  续表2—3


   
  二、水 田
  水田则主要是通过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稻草还田等措施培肥地力,保持合理耕层,推广平翻作业,保持稻田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