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绿化造林

第四节 绿化造林


 
                 第四节 绿化造林
  农场的造林绿化多年来一直以杨树为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对营区环境改善力度的加大,杨树作为营区街道、四旁绿化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逐渐被垂柳、云杉、银中杨、草木花卉所取代。公路两侧的绿化树种,则以樟子松为主。经过20多年的绿化,形成了营区以绿色城堡,道路以绿色通道,公园以人工林和天然树种移栽相结合的绿化网。
  一、“三五○”工程
  “三五○”公路绿化工程,是1991年总局批准立项,管局综合防护林体系的“骨架“工程。绿化林带位于大部分农场公路两侧,总长度350公里。因此,命名为“三五○”工程。
  1992年,农场启动“三五○”工程。“三五○”工程八五九农场段,是从胜利路口至十七队,沿公路两侧进行绿化,绿化总长度32公里,造林701亩,栽植樟子松、云杉85 300株。
  为了保证“三五○”工程造林质量,农场与栽植单位签订责任状,一包5年,成活率达85%以上,保存率达100%,且林地间无杂草。苗木选择3年生樟子松,株高20厘米以上,地径3厘米以上,顶芽饱满,根系完整。先插桩定位,经林业科验收合格后挖穴,要求穴深30~35厘米,穴直径35~40厘米。挖穴完成后,再经林业科验收合格后,方可栽苗。行株距为22米,达到横竖平直,苗木要由专人拿送,用装有泥浆的桶装运。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一浇水”的栽植方法,作到扶正、踩实、浇足水后再覆一层渲土。
  此次绿化工程,农场从5月1日至3日,3天时间完成了全长33公里的植树任务。场部27个单位参加了植树,出动机动车50余台次,人工3 000余人。到1997年5月1日,经过5年的生长,一条长16公里的绿色通道已形成并发挥其作用,不再需要进行人工管理,管护工作才停止。
  二、绿色城堡
  2003年4月 26日,农场在场部以北的公路两侧,营造场区绿色城堡绿化工程。栽种的云杉和樟子松全部从勤得利农场购进。3天时间,场直各单位共植树370亩,行株距采用2.6米×2.6米,总植株数3万余株。每年夏秋季进行两次管理,清除杂草,到2005年底,株高已达1米左右。
  在建设场区绿色城堡的同时,2003年,农场在四队居民区西侧,栽种了12亩樟子松;在十七队营区东西两侧,栽种了41亩的云杉、樟子松和落叶松。这三处绿色城堡面积,共 423亩,有效地改善了农场营区的空气质量和环境。
  三、绿色通道
  1992年,农场完成“三五○”工程后,决定以振兴路 (场区到一队)和民心路(十二队至项目队)为重点建设绿色通道, 并向各分支公路延伸,形成有路便有沟,有沟必有台,有台必有树的绿色走廊。1999年,场直各单位栽植了场部至一队公路两侧的绿色通道18公里,全部是樟子松,每年进行除草 2次。2001年,场直各企事业单位栽植了十二队至二十六队公路两侧的樟子松35公里。2002和2003年,分两次栽植了十二队至三十队公路两侧的樟子松22公里。2004年,由部分生产队栽植了三队路口至四队,共 10公里,176亩的绿色通道,全部采用樟子松。1992至2005年,农场共建设绿色通道101公里。
               全场绿色通道建设情况统计表
                 (1992~2004年)
  表2—25                              单位:公里


 
  四、公园绿化植树
  2004年10月底,农场世纪园主体工程基本结束后,为把世纪园建设成绿树、广场、绿草、鲜花相衬的生态园,农场决定利用秋冬之际,从山上移植松树、胡桃楸树等大树,并种植了榆树球、花灌木、垂柳,除部分大树没有成活外,其他树种基本成活。2005年秋,农场在总结上年经验的同时,开展了公园绿化活动。栽种5年龄胡桃楸400株;从山上移植胸径在5~8厘米的白桦树200多棵;从一队移回榶槭树300棵;栽花灌木500株;从二队山上移植大椴树7棵;柳树1棵;从二十队山上移回水曲柳、黄波萝、槐树、白桦、柳树、柞树 11棵;总计移栽21棵大树,分别栽在广场北侧和巨石周围。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成活率,动用翻斗车 20多台,拉山土375车,计1 500立方米,动用挖掘机和大板车、翻斗车向公园运树,到11月 24日公园绿化结束,共栽各种树木1 500棵,其中大树21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