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野生动物资源

第七节 野生动物资源



                第七节 野生动物资源
  场区内的野生动物资源,据不完全调查,鸟类有15目32科 11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有12种,如白鹳、丹顶鹤、天鹅等;有《中日候鸟协定》保护的65种。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梅花鹿、驼鹿、雪兔等。
  一、鸟 类
  农场区域内各种鸟类初步调查为是15目32科110余种。其中迁徙鸟 70余种,候鸟40余种。主要有大天鹅、丹顶鹤、白鹳、野鸭、红嘴鸥、苍鹭等。
  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鹳、细嘴松鸡、鸳鸯、白头鹳;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白额雁、红隼、红脚隼、白尾海雕、虎头海雕。
  区域内候鸟数量较大,尤其是大型水禽。丹顶鹤有50~60只,大天鹅有 100只左右,白鹳20~30只,鸳鸯30~40只,大杓鹬近百只,大雁、野鸡、野鸭近千只。主要分布在乌苏里江、别拉洪河、挠力河附近水域、沼泽地、灌木林和岛状林中。
  二、动 物
  初步调查,农场区域内有兽类5目12科27种,其中珍稀动物9种,有较大经济价值的动物有18种,如:麝鼠、赤狐、狼、狍子、野猪、貉、雪兔等。国家一级保护兽类有梅花鹿、棕熊、马鹿、鹿鼠、水獭、驼鹿、雪兔和猞猁。这些动物数量不多,大多分布在天然次生林和草甸中,水獭、麝鼠多以湿地沼泽地为活动范围。梅花鹿20~30只,马鹿、驼鹿 10只左右,熊5~10头,野猪30头左右,狼、狐在20只左右,狍子数量较多,常年在200只以上。
  两栖类动物有三种,即极北小鲵、黑龙江林蛙、中国林蛙,数量不多,生活在草甸和水沟中,以食小鱼、昆虫为主。
  爬行动物有土丘子、松花蛇等,数量不详,分布在次生林中。
               农场造林情况统计表
                 (1984~2005年)
  表2—26                               单位: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