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草原
第六节 草原
第六节 草 原
1983年9月,农场经过一个月的草原调查,全场共有草原862 062亩。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沼泽地灌丛草原 412 980亩,生长着小叶樟、小桦树、空心柳、三棱草、小杨树、小叶柳和水冬瓜;沼泽地草甸草原313 258亩,主要以小叶樟、三棱草为主,前者占2/3。小叶樟、三棱草生长速度快、返青早,非常适宜早春放牧。每年6月20日~7月20日为最佳收割期,根据测算小叶樟在乳熟期粗蛋白11.9%,粗纤维30%,粗脂肪3.18%,超过7月中旬小叶樟开始出穗,营养成分流失,质地硬、适口性差;沼泽地林间草原 135 824亩,生长着小叶樟、三棱草、空心柳、小树和蒿子等。这三类草原中可利用的草原达560 616亩。
1996年前,农场草原有近60万亩,主要分布在十二队东至二十六队、三十队至二十八队、二十二队、三十五队、三十七队、东安至十五队、二十四队,其他生产队或多或少都有草原存在。随着“五荒”开发及农场水利建设的逐步加大,使农场的草原大面积被开垦。
2005年农场草原主要分布在东安下营至十五队、三十队至二十八队周边、三十五队至三十七队、二十二队至十四队、十三队交界。农场草原面积仅存21 49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