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下序
第七章 工业
章下序
1985至2005年,农场场办工业发展经历了1985至1990年期间的快速发展阶段,1991至1995年期间的稳定发展阶段,1996年后的急剧滑坡阶段和2001年企业转制为民营后的恢复发展壮大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的冲击,场办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急剧下滑,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农场开始对工业企业实行委托租赁经营,由个人承包经营。但当时生产技术水平、企业管理人才各方面脱节,管理措施、手段、制度等出现问题,在面临市场强烈竞争形势下纷纷下马,多数企业亏损或停产。2000年开始,国家实行国有资产转制,为适应入市后的市场管理需要,根据上级要求,农场把闲置企业公开招标转卖给个人,到2003年底,农场将场办工业企业 80%卖给个人,国有资产大部分退出,成为民营企业。至此,国营体制下的场办工业,多数转变成为民营性质。民营企业缩减人员,引进技术,改造设备,降低成本,使企业经济逐步得到恢复,2003年开始,部分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企业跨区域发展,产品走出了分局,特别是粮食加工企业的产品还销往全国各地。
场办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后来的快速下滑,反映出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导向,不能很好地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观念、体制、经营方式等都不能很好地与市场经济相接轨,加之经营管理方面的不完善,使工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连续亏多盈少,最后大部分企业停产停业。更有些工业项目在上马时对市场考查的不全面,信息闭塞,上马不久就被迫的停产、破产,而民营企业顺应了市场规律,从而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