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粮油食品加工业

第三节 粮油食品加工业



               第三节 粮油食品加工业
  一、粮油食品公司
  (一)机 构
  农场粮油食品公司前身是工业二连和工业三连(后改为综合加工厂)。工业二连主要生产面粉,1985~1989年期间厂址在十七队。1988年在场部建设新面粉厂,并于1990年从十七队迁到场部东侧,名称改为面粉加工厂, 6月份正式投产。工业三连位也于场部东侧,主要生产豆油、挂面、糕点等。
  1992年12月29日,农场机构改革,面粉加工厂和综合加工厂及粮食科合并成立粮油食品公司。1993年底,粮食科从粮油食品公司中分离。1997年 5月,粮油公司实行委托经营,由兴福中标任经理,委托经营期3年。2000年5月,粮油公司委托经营期满,农场将粮油公司的资产转让给本公司的28名职工,采取股份制的形式成立八五九粮食品有限公司,实行股份制经营。由兴福控股,农场将没有出资参加集资入股的100名职工关系移交到劳务管理站。2001年5月,由于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经入股职工申请,农场同意解除合同,农场收回资产。农场只留党支部书记张凤云看管厂房和设备。
  2001年6月农场将榨油车间的资产卖给张兰池,但一直闲置。2001年 10月,农场将面粉厂的资产卖给杨宝林,企业转为民营后,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了出粉率,产品品种增加并逐步打开了销路,站稳了市场。
  面粉厂挂面车间及公司的原有厂房于2002年改建为北大荒米业公司八五九分厂。
                面粉厂领导人更迭表
                 (1985~2005年)
  表2—46



               综合加工厂领导人更迭表
                 (1985~2005年)
  表2—47



               粮油食品公司领导人更迭表
                 (1992~2005年)
  表2—48



  (二)生产与销售
  面粉厂在未搬到农场前(即工业二连时)主要生产面粉和挂面。产品有:特优粉、特一粉、特二粉和标准粉、饺子粉,生产的挂面有六种规格。年加工小麦3 500吨,出粉率达78%,挂面350吨。小麦主要由农场统一组织各生产队上交口粮,年存储在6 300吨左右。面粉主要供应农场职工,一部分麦麸销往外地。
  搬到农场以后,农场统一调配小麦,由于设备更新,出粉率达到 81%,产品除供应场内,同时也外销抚远、佳木斯、哈尔滨、双鸭山、富锦等地,年外销面粉达1 000吨,挂面300吨。工业三连生产的大豆油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知名度很高。
  面粉加工厂和粮油加工厂合并组成粮油食品公司后,以生产豆油、挂面、酱油、糕点为主。1997年以后,酱油和糕点停产,原因是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过关、外地糕点涌入本地市场,厂房改为粗粮车间,该设备当时就已经落后,上马后因为生产成本高、质量差,一直停用至现在。
  1997年主要以豆油和挂面两种产品为主,豆油主要供应农场职工,挂面针对佳木斯、双鸭山、福利地区销售,豆油出油率11%~12%。
  (三)生产设备、规模
  1988年新建面粉车间1 367平方米,成品库800平方米,其中设备有磨粉机5台,去石机2台,平面回转筛1台,磨辊30根,风机4台,初清筛1台,金属粮仓4座,布袋缝口机 2台,打包机器2台,高方筛2台,输送机1台,永磁滚筒3台,自动秤2台,电葫芦1台,自衡振动筛 1台,布袋除尘器1台,提升机1台,拉丝机1台,清粉机1台,振动筛2台。
  制油车间:面积849.6平方米,成品库220平方米,设备有破碎机1台,油泵 1台,轧胚机1台,平面回转筛1台,五节锅1台,提升机7台,220型榨油机2台,四节锅台,水化罐6个,绞龙7台,砖结构粮仓2座,油罐12个。因原工艺设计不全面,室内净空高度不够,提升机和溜管是木制的已损坏磨漏。1992年 5月动工,更新改造榨油车间,当年末投入生产,榨油车间主设备采用200型榨油机,年生产加工能力560吨。
  挂面车间:面积876平方米,设备有挂面机一套。1990年8月,在面粉厂西侧筹建一座年产量在3 000吨的挂面车间。
  精米车间:面积为950平方米,设备有振动清选筛1台,去石机1台,抛光机 1台,砻谷机1台,糙米分离筛1台,18米机1台,14米机1台,提升机14台,千吨粮仓2座。
  动力车间:面积为850平方米,设备有5吨锅炉和2吨锅炉各1台。
  粗粮车间:建成后一直停产。
  制粉、制油、挂面、精米加工、粗粮加工五大生产车间, 年生产能力分别为 15 000吨、6 000吨、3 000吨、25 000吨、500吨。
  面粉厂卖给个人后积极改进设备、引进技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产品销往全省各地。2004年新上一套日处理30吨的大米加工设备,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所生产的面粉和大米产品全部达到了国家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标准。公司曾荣获垦区优秀企业、民主管理先进企业和盈利超百万元企业等称号。
  1989年乌苏里江牌挂面获农业部优质产品奖。1991年生产的小麦特二粉获垦区优质产品奖。公司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鉴定达到质量管理三级,标准化管理三级,计量管理二级合格企业,1996年获总局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达标合格企业称号。
             粮油食品公司产量和利润情况统计表
                 (1985~2005年)
  表2—49



  续表2—49


  
  二、龙宇制米厂
  位于农场十队个体经营的龙宇制米厂,建于2004年,占地面积1 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固定资产30万元,企业人数15人,年总产值500万元,年加工大米1万吨。
  三、农垦华龙粮油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位于农场原复合肥厂院内(水利队),企业总人数15人,占地面积 3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 500平方米,固定资产50万元,年总产值1 000万元,于2005年10月 6日批量生产,年加工大米1.5万吨。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出资)。
  四、农垦利源饲料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位于东安粮库,于2003年5月3日建厂,9月正式投产。企业总人数20人,占地面积6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0平方米,固定资产50万元,年产值1 000万元,年缴税金21万元,年利润35万元,主导产品大米,年加工大米2万吨。
  五、北大荒米业八五九精米厂
  2001年 5月,黑龙江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开始在农场筹建分公司,11月,成立了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八五九分公司,隶属北大荒米业建三江总公司,经理徐忠文,厂址在农场原粮油食品公司院内。
  2002年1月开工生产,3月份重组为黑龙江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八五九制米厂,隶属总部设在哈尔滨的北大荒米业,厂长徐忠文。成立时拥有固定资产514万元,员工 22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财务单设。到2005年,累计加工大米32 063吨,收储水稻10万吨,固定资产1 349万元,人员达28人,所生产的大米由公司统一销售。
  六、农垦绿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2001年 9月,农场将肉禽加工厂的固定资产卖给个人,组建农垦绿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粘玉米、蔬菜的收贮、加工、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