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设备更新
第三节 设备更新
第三节 设备更新
1990和1991年,通信科先后购进 JGL—8型,50门、100门供电交换机各两台,更换水泥厂、东安、三分场总机的磁石交换机。场部交换中心增容,从100门增加到300门,全场人工交换分机全部淘汰了原来的磁石交换设备,供电交换设备增加到8台600门,装机370部。
1992年11月,对管局开通了DDE—303—Ⅲ型,高12路载波机一套,使对外中继电路达 7条,开通传真电报和电话会议专线,开设NEC—22X型,高速传真一台。
1994年,水利大队、乳品厂、医院等企事业单位,自行购置安装了36门、16门、40门小型程控交换机,使用一年后相继损坏、报废。
1995年11月,通信科自筹资金改造场部交换中心,将300门供电人工交换设备,更换为512门JNS—1型数字局用程控交换机。配套设备有1200回线卡接式,配线柜 1台;DVE01—48/75型,整流配电柜2台;GF—500型48V直流电池1组;VPS48V逆变220V电源1台;安装架设进局电缆630对,实现了农垦电话等位拨号,国内电话长途直拨。
1997年8月,购置DES—3型程控交换机,远端用户模拟模块2台套,分别安装在九队和十六队。9月,购入JNS—1型,远端用户模块4台套,安装在一队、二队、三队、东安。
1997年底,原一、二分场、水泥厂、东安4个人工交换分机撤消。1998年5月,原三分场人工交换分机撤消。至此,全部实现了程控电话。随着程控电话的逐步普及,人工交换设备的淘汰,话务员工种取消,到1997年,全部话务员下岗。
1997年9月,通过光缆中继传输通信网,农场财务科实现垦区内计算机联网。1998年6月,分局广播电视局通过光纤通信网,传送30余套有线电视信号。分局到各农场光纤“三网工程”(通信电话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全部竣工,实现了建三江垦区有线电视全区联网。与此同时,农垦中北寻呼中心,在农场电视台开设175W传呼转发机,与全国各地联网,农垦系统建立起了自己的无线寻呼业务。中国移动和联通数字手机通信业务,也陆续在农场开办起来。
1999年12月28日,通信站利用买方信贷,将原JSN—1型数字程控交换机1 024门及DVZ01—48/75型电源柜淘汰,更新HJD—04D型1024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及 DUM70—48/30数字控制电源柜。购入48伏免维护电池组柜1套,联想微机1台。将各远端交换模拟模块淘汰,更新为 RSU型交换模块,共1 024门,通信线路全部采用4芯和2芯光缆,全长达45.6杆公里,市话电缆 29公里,结束了明线通信线路的历史,实现通信网络电缆化。
2001年,HJD—04D增容1 024线,使交换机总容达到4 000线。2005年 1月,交换机升级为D+。
1999年12月20日,农场在宾馆三楼,建立可视电话会议系统一套,垦区内的重要会议,通过该系统都可以收听收看。2000年1月 20日,为满足全场电话用户查询话费的需要,通信站新建 170型自动电话费查询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收费自动查询业务,方便了广大用户。163、168、173等拨号上网业务也相继开通,2001年,开通ADSL宽带数据业务,将数字通信推向高潮。
2002年9月,农场通信站和电信支局,分别开通ASDL宽带数据业务。截至2005年 12月,农场宽带用户达到200户,电信支局210户。2004年10月,建三江通信责任有限公司,投资60万元,增加170自动电话收费查询系统(网络版),使15个农场通信分公司全部实现收费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