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电话发展 第四节 电话发展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电话这一通信工具在农场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建场初期的磁石电话机一直延用到20世纪90年代初,30多年时间里,电话只限于指挥生产、上传下达。这一时期,电话只是各单位和机关科室的办公工具,而单位增加电话,科级干部安装住宅电话,需经农场领导批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住宅电话有所增加,安装住宅电话的,多是独立经营核算单位的主管干部。通信科开始由纯服务型职能科室,向经营服务型方向转型。从1992年 1月起,对全场各单位和住宅电话,实行全面收费。农场机关各科室和农场所属事业单位,安装的办公用电话,以及农场批准安装的住宅电话,由农场转账支付;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安装的办公电话和企业领导安装的电话,由各单位与通信科现金结算。结算标准为:电话初装费每部 2 000元,材料费另行结算;每部电话收取包月费用70元,串联电话减半;中继线路(总机间线路)月收通话费210元,维护费每公里2.5元,这一标准一直执行到1995年程控电话开通。
程控电话开通前,农场对外电话通信十分困难,1994年 1月,农场总机开设了 1条号码为0454—341352的全国直拨电话通信线路,结束了农场建场以来一直没有对外直拨电话通信线的历史。但由于线路少,许多打长途电话的用户,只能在通信科总机室外排队。1995年末,程控电话正式开通,实现了全国联网,号源 2 000个,为0454—5701000至0454—5701999,0454—5711000至0454—5711999。2002年,由于电话用户的增长需要,新增号源1 000线,0454—5801000至0454—5801999。实现了国内外长途电话等位直拨,彻底改变了农场通信落后历史的局面。
农场居民住宅电话的安装始于1995年。当年,建三江邮电局四平支局开始架设场部地区通信电缆,为居民安装程控电话,号源3 000个,为0454—5768000至5768999、5760000至5760999、5769000至5769999。于 8月开通,邮局全国直拨电话的开通使用,使尚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独家经营近30年企业自办通信事业,受到强大的冲击,在居民住宅电话这一强大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为了站稳原有市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通信科全体干部职工集资13.5万元,面向社会筹集资金80万元,购置更新程控交换设备,于11月开通,随之跻身于居民住宅电话的市场竞争之中。
为尽快扩大居民住宅电话市场占有率, 在程控电话开通的同时,1995年 12月,农场使用HJD—80小型程控交换机,在十六队装机12部,建立了农场第一个电话村。1997年8月,分别在九队和十六队,安装了程控交换机远端用户交换模块,装机 28部。9月,分别在一队、二队、十九队、东安,安装远端用户交换模块,相继在距用户远端模块 5杆公里以内的生产队,开通了数字程控电话,建立电话村。到2002年底,全场建电话村26个,装机3 866部。
邮电支局加紧占领生产队居民住宅电话市场,利用农场原有的通信线路,将邮政电信网向北、向东分别延伸了14公里和39公里,建立邮电通信网络程控电话村12个,并以其雄厚的实力,占领了农场2/3的居民住宅电话市场。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双方分别不断采取让利手段吸引用户。居民住宅程控电话初装费,由1995年的每部1 500元,下降到1997年的每部600元,1999年降到 300元,2000年后,免交初装费居民就可以装上程控电话。在场部居民电话安装费下调同时,生产队居民住宅电话初装费,由每部2 000元降到1 000元,2000年开始,免交初装费。由于在竞争中双方不断让利于用户,到2005年底,农场通信站和四平电信支局的电话总量,达到4 700多户,(其中邮局2 500户)。彻底改变了信息闭塞、通信落后的局面,实现了通信的现代化,促进了农场经济发展。
电话装机情况统计表
(2005年)
表2—65
续表2—65